一、高位统筹部署,压实责任链条。提请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形势、部署任务,印发《甘肃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八机制三清单一包保一承诺”作措施》,构建“省级统筹、市州主导、县区主责、乡镇落实、村组兜底”五级责任体系,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组织督导组深入陇南、甘南等重点市州,通过实地检查、查资料、座谈等方式督导,对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推动措施落地。
二、严抓火源管控,堵住风险漏洞。在重点时段管控方面,针对秋冬季农事、祭祀、旅游用火增多情况,高火险期发禁火令,严禁野外用火,节假日、周末加大巡查频次与时长;在重点区域管控方面,对林区、牧区等实行封闭管理,设防火检查站值守登记,清理可燃物、开设防火隔离带;在重点人群管控方面,加强特殊人群监护,落实监护人责任,同时向周边群众宣传防火知识。此外,运用科技手段,在重点区域装配3800余套视频监控、布设400余处火险监测站、配备300余架无人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监测覆盖率超75%。
三、强化应急准备,提升处置能力。在应急队伍建设方面,构建“专业为主、社会为辅”的扑火队伍体系,整合14支专业队、84支半专业队共1.1万余人,且定期开展培训与演练,今年秋冬季已培训40余场、演练20余场,参训6000余人次。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按“分级储备、保障急需”原则,加大物资储备,新建5处储备库,储备风力灭火机1万余台、高压水泵3000余台、高压水枪7000余支、灭火弹2.5万余枚。在应急预案完善方面,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响应程序与职责,加强省际联动,建联防联控机制,提升跨区域处置能力。
四、深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张贴3万余条标语、发放10万余份资料,甘肃电视台应急频道日播10余次宣传广告;借助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动态与预警,制作短视频扩大影响;组织人员深入村庄、学校等开展500余场“防火宣传进万家”活动,提升群众防火与自救能力。
下一步,甘肃省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深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工作,切实守护好绿水青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