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行业信息

防救结合补齐短板 从严管控创新驱动

  • 2023年05月15日     09:56        来源:        作者:刘小科
  • 字号:【 默认    超大 】    |    打印

  

 

  随着进山旅游、野外踏青人员数量持续增多,野外火源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值此森林草原春季防火紧要期,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召开应对2023年东北内蒙古地区春季重特大森林火灾任务对接会,听取各地各部门制定有力举措的汇报,并对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东北内蒙古地区森林消防队伍和相关部门单位在森林草原春季防灭火工作中未雨绸缪,紧紧把握主动权,力求形成合力,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下功夫、见真章、出实招、求实效,以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多点发力 关口前移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重点抓好强化思想引领、督导春防落实、靠前驻防、参与火灾预防、抓实练兵备战、加强科学指挥等方面工作)

  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已进入森林草原春季防火紧要期,国家消防救援局重点抓好强化思想引领、督导春防落实、靠前驻防、参与火灾预防、抓实练兵备战、加强科学指挥等方面工作。

  该局第一时间召开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春防工作会议,深入分析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对春防任务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同时教育引导消防救援人员充分认清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特别是防范应对东北内蒙古地区大火巨灾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

  为加快形成整体配套、相互衔接、上下联动的应急预案体系,该局统筹制定、动态修订森林消防队伍灭大火方案,指导队伍层层对照修订、层层细化落实,突出完善同步应急响应、力量快速投送、跟进伴随保障等措施。今年3月至4月,该局先后派2批工作组下沉一线,指导基层队伍高标准备战春防,同时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及其所属支队逐级向下增强指挥力量,加大检查督导力度,确保春防工作在基层末端落地落实。

  聚焦在重点林区和高危火险区形成“保证重点、辐射周边、相互策应、网状覆盖”的力量布控体系,该局统筹用好现有力量,及时组织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在安徽、山西、贵州、湖南、江西等地执行“北兵南调”跨省驻防任务的1300名森林消防员于4月中旬全部撤回本省区,进一步增强东北内蒙古地区防控力量。

  在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该局组织森林消防员大力开展森林防火专项行动,主动配合应急管理、林草、公安等部门执行清山、巡护、设卡等任务,并对重要设施、重要目标、周边城镇、村落、景区、林缘、电缘、路缘、房缘、地缘等开展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

  该局以“火焰蓝”大比武、大练兵为牵引,持续开展野外化、模拟化实战训练,组织力量进深山、入密林,强化灭火指挥、以水灭火、特殊地形灭火、地空协同灭火、紧急避险等训练,同时加强地方扑火队伍业务培训,适时开展联训联演,确保在灭火行动中形成合力。截至目前,该局已向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拨付专项资金940万元,用于更新补充灭火装备。

  此外,该局组织力量进行火场勘察,精准研判安全风险,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安排队伍主要指挥员担任专业副总指挥,为火场联合指挥所决策指挥提供专业化、合理化建议。近期,该局机关、相关总队和重点林区支队均成立了2个以上的前进指挥所(组),做好靠前指挥准备,助力安全稳妥高效开展灭火行动。

  因地制宜 广谋良策

  (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提前部署,精准布防,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大力加强联防联控,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状态)

  结合地域实际,各地纷纷制定针对性举措,紧盯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致力于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旨在更好地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工作,时刻绷紧森林草原防火弦,护佑一方平安。

  今年“五一”假期前夕,辽宁省应急管理、林草、公安、气象等部门单位对全省森林草原火险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向各地下发关于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建议函和工作通知,该省成立7个联合督查组对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并在全省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通过提前部署、精准布防,采取超常规举措狠抓防火责任措施落实,该省实现“五一”假期全省森林草原“零火灾”。

  该省近期针对重要区域、重要部位和重点人群加强野外火源管控,组织1.9万名护林(草)员以定人、定责、定点、定线、定频的方式开展日常巡查;全省8000余个防火检查站24小时在岗在位;对野外违规用火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截至目前,全省共查处野外违规用火行为304起,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47人,警告41人。

  该省安委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纳入综合督查、专项督查重点内容;该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组织应急管理、公安、林草、气象等部门单位人员成立工作组,开展专项督查;该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省级防灭火专家在重要时段、高火险期到一线进行暗访,帮助基层查找工作漏洞和短板弱项。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面积4.08亿亩,居全国首位;草原面积13.2亿亩,居全国第二位,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该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灭火重点主要有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11片次生林区、1亿多亩人工林区、五大草原、2400公里易过火边境线、330个自然保护区和公园,防灭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今年春季以来,该自治区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1至2摄氏度,具有干旱、风大、降水不均等特点,加上各地可燃物载量逐年增加、流动人口和游客数量剧增、野外复工复产和春耕备耕等生产活动增多、受境外火威胁等,使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复杂。

  该自治区以坚决扛起防灭火政治责任、切实做好火灾防范处置工作、大力加强联防联控为抓手,不断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隐患,致力于打赢春季防灭火攻坚战和全年防灭火攻坚战。该自治区层层压实各项责任措施,构建网格化责任体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防灭火工作会议动员部署,发布森林草原防灭火命令,同时召开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门听取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汇报4次。该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修订指挥部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和相关制度规范,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并组织相关部门成立4个工作组,对9项内容59个具体事项开展巡查督查。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将防灭火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该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统筹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全区1248个检查站、1100处瞭望塔哨、625个视频监控点及护林护草人员24小时严密值守,在关键时间节点安排相关部门在该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值班,在关键地区增加岗哨,组织森林消防队伍和地方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高度戒备,安排航空消防飞机加大巡护力度,做到指挥、力量、装备三靠前。在此基础上,该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边境地区持续加强与俄、蒙古国毗邻省间的联防联络,区内交界地段防灭火任务重的地区全部签订联防协议并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全力处置好交界地段突发火情。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多次常委会、常务会,开展6次实地调研,专题研究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该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紧紧围绕“八个从严”作出部署,坚持一仗接着一仗打,坚决守住“三个不发生”底线目标,严格按照“三清单一承诺”“两书一函”工作机制,突出抓好森防责任任务精准落实,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火命令,实行“两本台账”制度,组织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

  该省现有森林消防队伍和地方专业队伍1.97万人,地方半专业扑火队伍2.26万人,森林扑火预备队13.59万人,9个航站60架飞机承担灭火救援任务。该省现有储备物资装备库14个,有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油锯、割灌机等4万余台(套),有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1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分库7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分库69个,储备各类物资15万余件。该省与省边防委办公室、省外事办公室签订《关于加强边境森林草原火灾协同处置工作的备忘录》,坚持境外火抵近50公里、10公里、5公里采取针对性响应措施。该省充分发挥闪电定位监测网和三维闪电监测网作用,对雷击重点区域开展“靶向式”巡护,增派雷击区靠前驻防队伍,一旦发生火灾,首用飞机进行处置,力求实现“雷击火不过夜”的目标。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扑火队员人身安全,该省要求在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中,前进指挥所必须时刻关注火场周边林场村屯和重要设施是否受到火灾威胁,遇有威胁应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保护重要设施安全,同时推行安全官制度,赋予2799名安全官指挥否决权和行动终止权。

  发挥所长 形成合力

  (驻地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在火源管控、督导检查、队伍建设、保障措施方面精准发力)

  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需要着眼实际,需要统筹谋划,更需要群策群力。内蒙古森工集团、黑龙江伊春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等驻地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在火源管控、督导检查、队伍建设、保障措施方面精准发力。

  今年入春以来,受高空冷涡天气和贝加尔湖冷空气影响,内蒙古部分林区气温数次波动,迎来阶段性雨雪天气,但整体气温仍较往年偏高1摄氏度左右,大风天气明显增多,地表水分流失较快,部分地区可燃物载量每公顷超过90吨。对此,内蒙古森工集团聚焦野外农牧业点、野外施工作业点、工矿区、自然村屯、边远林场、管护外站、瞭望塔和铁路、公路、供电线路“七点三线”,创新火源监管方式,严格“防火码”扫码制度,持续推进野外火源和输电线路专项治理活动,要求2.2万名管护员进入战备状态,做到看住人、封住山、管住火。

  该集团实行集团总部、森工公司、林场三级负责人包片蹲点督查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执纪机制,派出10个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持续开展督导检查,盯紧最偏远、最艰苦区域和火源管理短板漏洞。同时,该集团组建310人的航空消防特勤突击队、856人的以水灭火中队、676人的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持续提升林区多兵种、立体化灭火作战能力。截至目前,该集团已签订各级防火责任状4942份;举办各种安全培训199次,培训8733人次;开展森林防火宣传428次,发放悬挂防火宣传品11.9万份;派出167个督查组到392处林场、管护站、瞭望塔、野外作业点,查出火灾隐患143处;排查输配电线路1421公里,检查变压器398个,排除火灾隐患57处;完成隔离带开设及路影清理2172公里。

  大兴安岭地区去年秋冬季降水较常年均值偏少7%,土壤含水率较低,今年春季较往年气温略高,降水略少,5级以上大风天气略多,森林火险等级较高。面对严峻复杂的森林防火形势,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超前启动林火预防工作,于2月中旬开展入户宣传和网络宣传,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19.6万份;在2月下旬开展跟雪三清工作,全面消除去年秋季计划烧除和冬季生产生活遗留火险隐患。

  近期,该集团安排近千名干部分级落实包保责任,派233个检查组、229支巡护队、212个三清组对辖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该集团投入23架航空消防飞机,联合14575名扑火力量,共同开展巡林护林工作,并加强车辆、机具、设备检修保养和队伍体能技能训练。

  伊春森工集团针对今年春季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天多等情况,大力推进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不发生”工作目标。近期,该集团对44881.33公顷草塘、1397.5公里防火线、2308.1公顷隔离带实施跟雪计划烧除,以集团北部重点火险区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托,以各级预警监测系统为补充,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衔接、融合集成的预警监测体系,构建了天上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高山有瞭望塔和远程视频监控、地面有巡护队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监测森林火情。

  该集团将施业区划分为北中南三大战区、17个防区和195个防火单元,形成集团、战区、防区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分别由集团主要领导、集团班子成员、局公司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根据火情发展态势,分级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进行指挥作战,同时划定40处重点火险区,安排790名专业队员驻守,并开展火场避险、居民疏散等科目演练。此外,该集团应用集团综合调度系统,实现与国家林草局、省林草局、市应急指挥中心、各林业局公司、林场分公司、北部视频监控中心互联互通,依托实景沙盘和电子沙盘作战指挥系统,以图上指挥、视频指挥、数字化指挥及电子实景联动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科学化指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bm37000011        京ICP备05048792号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