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不断强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积极构建“八个到位”工作法,严密组织、压实责任、精准防控,全力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网”。在全镇年均外来流动人口3.6万人,镇域318国道36公里、505省道15公里、雅叶高速13公里、林区道路80公里,火源管控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连续5年实现无森林草原火灾发生,为保护森林草原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区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格局蹚新路、站排头、当标杆。
“一条线”推动,组织保障到位。成立八一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定期召开林长会议,推动实施镇包村、村包林“两级林长+网格化精准防控”管理体系。设立13名镇级林长、71名村级林长,设置林长公示牌12块。健全专业管护站工作制度,调整配强工作人员5名,选聘生态岗位人员146名,建立“八抓八防”督查体系。组织专人实施交叉检查,逐地逐片落实管护责任,形成“区级林长包镇、镇级林长包村、村级林长包片区、管护人员包林地块”责任体系。按照“以房管人、以地管人,谁出租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原则,全面负责“管人、管安全生产、管疫情防控、管森林防火”,压实房东和地主责任,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一张网”布局,管控阵地到位。在辖区设置瞭望塔1座、乡镇级专业管护站1个的基础上,另设置20个森防值班室、27个自然村“微型消防站”,专设森防值班人员114名,实行24小时在重要卡口、重要区域值班值守,建立森林草原火灾防治体系。在318国道、306省道、比日山国家森林公园、煨桑点、寺庙(拉康)等周边安装网围栏,在旅游热门路线设置森防服务站(靠前驻防点)解决自驾游、骑行人员随意生火做饭问题,严防野外火源火种进山入林,实现全闭环无死角的监控体系。不断压实村级群众护林员责任,每天安排10名以上护林员在本辖区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森防工作,确保火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同时研究制定雷击火、野外用火等隐患奖励举报办法,确保举报群众在全镇季度大会上得到表扬和经济奖励,健全乡村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治理体系。
“一盘棋”行动,巡护管理到位。结合《公益林管护先行先试办法》,设立村级巡护人员97名、村级应急队员309名,坚持每日携装巡护、把巡护路边变成林边,不断强化巡护效果,夯实乡村防灭火巡护责任。建立完善“林边村、林缘户、林中人”包保责任台账,采取集中巡林、日常巡护相结合方式,扎实开展监测预警、火源管控、先期处置等工作,坚决有效防范各类火灾风险。加强进山入林人员管理,有效劝返上山群众318余名、车辆80余台,办理施工入林工作证29个,全力拧紧森防工作“安全阀”。强化人员管控方式,坚持将外来人员纳入统一管理,将守住外来人员转变为守住辖区全部人员,切实把所有人员纳入防控对象,确保人员管控上不漏一人。
“一揽子”政策,宣传培训到位。定期召开全镇大会进行“面对面”宣传教育,利用群众广泛使用微信、抖音的特点,制作、转发通俗易懂的小视频、小册子,让辖区企业和群众了解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共防、共治工作格局。每日播放“村村响”防火信息广播,设置“有熊出没”、入林禁止携带火种等警示牌、宣传牌和藏汉双语“森林草原防火语音播放器”120余处,实施入户“敲门行动”,成立“大手拉小手”青少年防火宣传队,以及制作《森林草原防火宣传片》,利用融媒体等区内外媒体宣传防火安全常识和典型案例,不断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双联户长、专业管护人员等力量,对外来人员、返乡大学生、精神障碍、涉宗等重点人群,先后开展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和小礼品4200余份,并定期开展“一对一”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多对一”包保责任制,力争做到不落一人、不留死角。
“一幅图”作战,科学防范到位。按照辖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需求,把全镇26个重点区域、11个避险安置点和森防要素等信息进行标识,各类应急力量上图标注,编制打印多用途防灭火工作“一副图”,使各级林长实现辖区情况、各项要素一目了然,防灭火工作“一图全知晓”。结合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辖区施工企业多、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全面梳理辖区各类风险隐患,有针对性的编制值班值守、报警处置、防控措施等诸多要素“一幅图”,着力加强入林人员登记和防火宣传,严禁火源入林。
“一竿子”到底,清理隐患到位。强化“五周五缘”可燃物清理,制定《林下可燃物清理规范》,在318国道沿线、26个重点防火区域和寺庙等林区周边防火地段,年初以来先后出动6127人次、小型农用机械623车次,清理林下可燃物14053.95亩,有效消除火灾隐患。针对318国道沿线无水源点的实际情况,及时增设移动式蓄水池5个,公益消防栓5个,实施洒水车日常巡护,不定期对重点沟口及路两边林区进行增湿作业,降低火灾发生风险。着力规范林区民俗煨桑点管理,严禁制定《八一镇民俗活动点管理办法》,对辖区33个林区煨桑点实施钢架钢围栏全包围硬性措施,对煨桑点10米范围内可燃物进行彻底清理,村委会派出专人“点对点”、“人盯人”管控,确保“人走烟灭、不留隐患”。
“一整套”组合,物资储备到位。积极争取专项资金,2024年利用国债项目申报,及时下拨补充森林草原防灭火物资装备50余万元,加强辖区森林草原防灭火装备建设。发挥地区优势,不等不靠,自行投资15.5万元,修缮乡镇应急物资储备库1处,在去年原有基础上配备无人机1台、望远镜5个、灭火器背包100个、砍刀30个、干粉灭火器80具、2号工具170把、草耙170把、移动蓄水池11个、背负式灭火机7台、风力灭火机13台、高压储能灭火水枪46个和油锯3台,及时充实防灭火物资装备。目前应急物资储备库器材充足、完备,专人管理维护,有效保障全镇林草资源安全。
“一口径”协同,应急演练到位。强化应急准备,结合村民在位实际,建立309名党员干部及志愿者的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全镇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处置工作,防火期全员在岗在位、靠前驻防,实现指挥、装备、力量“三靠前”。建立全镇重型机械数据台账和操作人员台账,动态更新管理,强化实战演练,做到人员与机械随时调动,保证启动响应机制后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加强“教官团”送教培训,防火期组织村居应急突击队550余人,与林芝森林消防支队等部门联合开展森林火灾应急演练,不断增强乡镇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