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经验

湖南江华“四轮”驱动打造森林防火机制创新样板

  • 2025年04月18日     17:13        来源:中国森林草原防火微信        作者:
  • 字号:【 默认    超大 】    |    打印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瑶族自治县,被称之为“神州瑶都”,是全国重点林区和湖南省林业十强县。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落实林长制、强化大宣传、实施硬措施、织牢坚屏障为要的“四轮”驱动森林防火新模式,全方位压实保护责任、提升防火意识、增强工作实效、确保边界平安,让森林资源得以长治久安,实现了全县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的佳绩,森林火灾受害率始终控制在0.9‰以下。
 

落实林长制,压实保护责任
  江华坚持党政同责、严格考核,全面推行“林长制”,凝聚各方力量,守正创新,打造出具有江华特色的森林防火机制创新样板。
 
 
  在责任压实方面,江华实现了从“单兵”向“协同作战”的转变。以抓总纲、压责任为重要抓手,构建起全县统筹、级层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有效提高了森林防灭火能力和效能。
  县级层面,全面建立起县、乡镇、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县级林长,其他县领导任副林长,县林业、应急等33个县直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各司其职。
  乡镇层面,压实“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护林员包树”责任,全县乡级林长154人、村级林长638人、监管员308人、执法人员106人、护林员1094人逐级、逐人履行职责,形成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多维监测方面,江华从“平面”向“立体治理”推进。构建起林长﹢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的 “一长三员”分区负责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建立起“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监管平台。
  上联“天线”,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组织制定目标、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森林防火责任不出现断档、脱节、空白。中设“空监”,借助科技力量,运用国家林业卫星遥感影像技术和“铁塔哨兵”视频即时影像对森林资源进行全方位监测,实现森林火灾早发现、早处置。
  下接“地气”,林长扎根基层,16个乡级林长承担起森林防火工作任务,组织村级林长、监管员、护林员开展宣传、巡山、扑救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将森林防火治理在源头,把森林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强化大宣传,提升防火意识
  江华创新推出系列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民众防火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走出一条从林业部门“单一”形式向“社会参与”的创新之路。
 
 
  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全县各级各部门采用多形式、多维度、全方位的方式宣传森林防火工作,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和广播电视开设森林防火专题栏目,向社会推送森林防火相关法律法规等信息,年均教育受众30余万人。“村村响”坚持每日早中晚轮回播放森林防火宣传广播,让村民在家中就能接受教育。特别是发挥微信群“连心桥”作用,年均在网上干部群众“连心桥”发布信息50万多条,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指尖上、键盘上就能受到教育。
  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进林区、进校区、进乡镇、进村组、进农户、进企业、进景区等“七进”活动,年均上法治课100多场次、悬挂横幅670余条、张贴标语3万余张,发放森林防火宣传资料5万余份。以乡村振兴“月例会”为契机,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屋场会、户主会、民情恳谈会学习讨论内容,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先后编排瑶族歌舞情景剧《坚守》和短视频《文明祭祀》,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让森林防火知识欣然入脑入心。
  以“五联系五到户”的“五五工作法”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全面发放各级《林长令》《森林防火告知书》、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以案说法、以案为戒、时刻警醒,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用火责任意识。
实施硬措施,增强工作实效
  江华出台森林防灭火六条硬措施,全面压实森林防灭火责任。严格落实“林长制”和“五包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提升全民森林防灭火意识。
 
 
  严格管控火源,加大特防期对重点火险区、火灾多发区巡山频次,在主要进山路口设卡检查,对所有入山的毛路、小路、无名路安排专人负责值守,对重点人员一对一落实监护责任人和管控措施。增强早发现能力,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以上时,护林员全员巡山,增加巡山护林的频次和时长,每天巡护里程8公里,巡护时长6小时。
  2023年以来,该县以相邻三村为半径,创新信息共享、装备共用、队伍共建、责任共担的“三村联动、四共推进”的村级联动森林防火机制,变“各自为战”为“融合共赢”,变“单打独斗”为“整体作战”,变“互不相同”为“联动管理”,变“单面缺失”为“互补共利”,有效缩短了紧急扑救半径和扑救时间,减少了森林资源损失,走出了一条森林防灭火工作新路子,其经验被全国全省广泛推广。全面完成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两年行动”建设,生物隔离带、防火隔离带、消防水池规范设置,扑火装备全面配备到位。严格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实施发生火情火警扣减工作经费、发生火灾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工作机制。
  2021年江华率先在全省出台《江华瑶族自治县野外用火管理条例》,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并坚持疏堵结合,年均计划烧除及林业生产用火审批约1200次,按照“申请、踏查、审批、监烧”四道程序从严把关,杜绝因生产用火而发生森林火灾。
建设坚屏障,确保边界平安
  江华地处“三省通衢”之地,与广东、广西相邻8县市和本市4县接壤,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外火烧不进、内火不外延”。
 
 
  创新省际边界森林防火工作机制,先后与广东、广西边界县签订森林防火联防联控工作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明确了联防联控工作重点。
  一是信息共享,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明确两县有关部门、交界乡镇联络人,实现信息数据即时共享。
  二是同步监测,建立健全两县交界区域跨界监测制度,整合相邻乡镇资源,规范和落实乡镇林业站和护林人员的监测责任,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和报告火情。
  三是协同防控,及时互通日常监测结果,科学制定联防联控方案,每年组织集中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四是联合检查,建立两县交界区域森林防火联合检查制度,主要检查重点林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进入林区人员宣传等情况。
  五是宣传联动,举办森林防火技能培训,大力宣传森林防火联防联控工作,在相邻区域营造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森林防火联防联控的良好氛围。
  合作协议还就组织机构、职责、轮换当值、联席协商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构建起湘桂、湘粤边界两县携手森林防火联防联控机制,共护森林资源安全,其经验被全国推介。
  开展联合演练,提升边界应急能力。2024年9月,在江华县首次组织开展跨区域森林火灾综合应急演练,广西富川县、湖南江华、江永、道县17支近300人扑火队伍参加。
  演练分三个部分九个科目,包括乡镇前期处置(火情信息报告和早期处置、乡镇前期处置),县级响应处置(启动应急响应和建立前线指挥部、无人机火场侦查和三维建模、无人机投弹灭火、县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以水灭火),市级响应处置(跨区域增援、直升机吊桶灭火、空地协同扑救)。通过跨区域森林火灾综合应急演练,全面检验市、县、镇三级指挥系统及扑火队伍之间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相邻地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高效处置能力;展示森林火灾扑救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优化扑救物资储备和运用,不断提升战勤保障水平,确保队伍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bm37000011        京ICP备05048792号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