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的生态安全屏障,肩负着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在大兴安岭林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工作的地方是高高的铁塔,那里远离人烟,处在海拔几百甚至上千米的高山上,四处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森林。
铁塔上面很小,小到仅仅能够放下一张桌子,还有一架望远镜、一部对讲机,但是他们负责管理的地方很大,方圆几十公里凡是透过望远镜能看到的地方,都是他们负责监测的区域。可以说,一座高塔、一架望远镜、一部对讲机,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这些人就是林区绿色生态的守卫者——森林防火瞭望员。
今年51岁的孙立森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阿木尔林业局长山林场的一名森林防火瞭望员,中共党员。从2001年开始,他在瞭望塔上兢兢业业工作20余年,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发现并及时处置森林火警6起,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
半生与莽莽的群山为伴,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沉的爱,工作之余喜爱沉浸在书香之中,同时用手中的笔抒发对大森林的火热情感,被人们称为“高塔诗人”。他创作的21万字的长篇小说《雪岭》,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发大兴安岭北坡为背景,描写了林业工人、知识青年和铁道兵战天斗地,不怕艰难困苦,最终在“高寒禁区”站稳脚跟的感人故事。小说不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水准也足以令人惊叹。精妙的构思,流畅的语言,娴熟的写作技巧,让人很难想象这会是出自于一个大山里的普通瞭望员之手。
通过这篇小说,以孙立森为代表的今天林业人表达出了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创造出来的大兴安岭精神,续写林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信心与决心。
八万里兴安,重峦莽莽,绿海荡漾,正是由于有了无数像孙立森这样乐于扎根深山、默默奉献的人们,用一颗赤子之心筑牢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大兴安岭的明天才会更加充满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