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以“打防并举、预防为先”的长效工作机制为抓手,大力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初步形成以生物防火林带、电力走廊林带、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为主的林火阻隔体系,有效地避免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最大限度减轻森林火灾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目前,全市已建成生物防火林带约16万亩,长度近7100公里,其中包括电力走廊林带5326亩,长度约235公里。
自2005年以来,龙岩市从落实用地、选择树种和抚育措施三个方面总结出一套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是重点选择集中连片的大面积生态公益林、景区和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等重点部位、历史森林火灾高发区、采伐和火烧迹地等四种林地,规划建设生物防火林带。二是采取多树种造林带,重点选择油茶、米老排、杨梅等具有经济效益和防火作用的树种,并将林带承包给林农管护,提高了林农参与防火林带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了防火林带长效化管理。三是与当地育苗专业户合作育苗,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加强造林抚育,实现新建防火林带“造一段、管一段、成一段”。
由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成效好,龙岩市的经验做法得到了全省认可,并受福建省林业局委托编制了《福建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总体规划导则》(DB35/T 1573—2016)。
此外,龙岩市还创新性地提出在电力线路走廊保护区内建设林业部门认可的木荷、油茶、杨梅等低矮防火经济树种作为电力走廊林带。这一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林带的阻火、隔火和断火的能力,还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供电企业的“线树”矛盾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曹文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