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栏:

[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灭火见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来源:中国消防杂志社

3月下旬,祖国大部分地区已是春意盎然,但地处北疆的黑龙江大兴安岭依旧寒冷,甚至迎来了一场强降雪。

“大兴安岭林区是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容有失。”3月26日,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东北内蒙古地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时指出。

在同一时间,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携手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组成的记者团来到大兴安岭地区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主题采访活动,本刊派出记者参与其中。

 

见闻一  陈旧的地图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边境地区,行政区划8.3万平方公里,人口33.1万人,下辖7个县(市、区)、39个乡镇,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共同肩负着维护国家国防安全、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

加格达奇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驻地,也是此次主题采访活动的第一站,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便设在此处。

走进指挥部内,一张陈旧的地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地图上有数条直线不规则地排列着,似乎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数个区域,各个区域中又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

“这些直线和符号是我们这些森防人一笔一划标上去的,直线是飞机巡护航线,有的符号是瞭望塔,有的符号为取水池。你猜猜这张地图有多少年了?”见记者盯着地图看,地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森防指办公室副主任赵晓刚说。

听闻这张地图已有20多年的历史,记者心中不禁感慨。

“其实现在用到这张地图很少了,但谁也不能把它移走,因为它比我们很多人参加森防工作的时间还长,是‘老大哥’。”地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科科长田鹏说。

自2020年起,大兴安岭地区开始谋划森林防灭火信息化建设工作。地委、行署与林业集团公司在科技赋能、创新引领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用时2年建成了一体化森防感知平台,破解了系统不兼容、信息不互通、数据不共享等问题,实现了“预防管理、预警监测、指挥扑救、通信保障和实训演练”五大功能实战化应用。目前,已接入100处队伍营区视频、80处卡口视频以及漠河、塔河、加格达奇、韩家园、十八站林业局54座瞭望塔视频,为1261余名巡护员安装了“北斗巡护APP”并接入系统。

“虽然我们利用科技实现了林火预防数字化管理、指挥扑救决策科学,但森林火灾也常发生在极为复杂的区域,现有森林防灭火无线通讯仍存在组网困难、容量小等弊端,传统地图和瞭望塔在某些时候仍然是我们最靠谱的眼睛。”赵晓刚告诉记者。

 

见闻二  光荣的使命
 

绵延千里的大兴安岭山脉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孕育着勇敢的人们,也孕育出一支支有着光辉历程的队伍。正是他们的坚守奉献,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灭火工作打造出一道道坚实屏障。

穿越火线、机索滑降、水泵灭火……3月27日,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支队,指战员们为记者们演示了动态科目。

“为全力做好森林火灾处置准备,3月中旬,我们在全区5处地域同步开展‘千人百公里大拉练’。支队党委委员带前指组深入一线、包片指挥,现场组织队伍行动。”支队政治部主任张子龙向记者介绍。

这是一支传承红色血脉、传统积淀厚重、英模典型辈出的森林消防劲旅。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同年10月根据森林防火形势需要,成立大兴安岭特区松岭森林警察中队,这便是支队前身。

60年来,支队圆满完成灭火作战2000余起、抢险救灾400余次,先后被国务院授予“扑火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次被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2000余个单位和个人荣立一、二、三等功。

森林防灭火战线上还有他们。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的停机坪上,一架架飞机整齐排列,飞行机组严阵以待。该站始建于1965年,为一级专业航站,负责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大兴安岭部分林区的航空护林任务。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们由最初的7架飞机,发展到2023年保障51架重、大、中、小型飞机执行森林航空消防任务。目前,加航站是以航空护林为主,兼顾民航运输的两用机场。”站长田宝宽说。

森林防灭火战线上也有他们。古源林场飞龙山检查站位于G111国道2063公里东侧,是松岭林业局20个检查站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该站具有44年的建站史,经历了由帐篷到板夹泥,再到二层楼房的升级改造。

由于该站位于通往呼玛、大子杨山、加格达奇林业局古里林场以及南瓮河湿地等处的古南公路入口,距离古源林场4公里。近年来,途经检查站的人员车辆明显增多。

“为满足工作需要,古源林场结合林长制工作要求,加大了对检查站的管理力度,已经打造成了高标准的资源保护宣传站、森林防火检查站、入山人员服务站。”松岭林业局古源林场书记史记告诉记者。

据悉,今年春防开始后,全域116个检查站、413个管护站、241支巡护队充分发挥“三道防线”作用,严控火源入山。全区共投入扑火总兵力14407人,其中专业森林消防队6421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1875人,群众森林消防队4742人,森林消防支队1100人,消防救援支队269人;共投入使用森林航空消防飞机27架。森林防灭火战线上也有他们。古源林场飞龙山检查站位于G111国道2063公里东侧,是松岭林业局20个检查站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该站具有44年的建站史,经历了由帐篷到板夹泥,再到二层楼房的升级改造。

 

见闻三  刻骨的记忆
 

沿着加漠公路向北而行,一场大雪将大兴安岭装裹得只剩下黑白两色,也稍稍缓解了森林防火的压力。风雪中,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祖国的最北端——漠河,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就建造在这里。

在这片遭受过火魔伤害的土地上,无论是森防人,还是群众,那场森林大火都深深地埋藏在他们心中,“防火”二字也时刻外显于行。“护林防火、人人有责”“室外严禁吸烟”的标语在这里随处可见,提醒和劝告不绝于耳。

观察近三年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情况,可以看到:全域共发生森林火灾120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111起,较大森林火灾9起,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火因全部为雷击。

“漠河地处林区,辖区多为木质平房、板房,极易发生联营火灾。加之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年游客量已超过100万,火源管控难度极大。”漠河市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焦永岩告诉记者,大队从保障生态安全大局、维护漠河人民利益的高度出发,认真分析火灾形势,把防火巡查的重点放在防止家火上山,灭火行动的重点放在严防山火进城。

让消防安全知识深入人心,是消防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大队结合林区实际,根据多年积累的防灭火经验,编写完成100句、1200字的消防安全知识三字经,并发放给辖区群众和外来游客,帮助他们更高效了解防灭火常识,增强防灭火意识。

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守护在零下53.5度的祖国北疆,森防人内心火热,信心满怀。在他们的努力下,大兴安岭将会更加安全,更加美丽,“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的转换也会更加迅速,更显成效。

主办单位: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bm37000011

京ICP备05048792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