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中国北方气温回升,冰雪消融,即将进入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关键时期。
根据国家森防指办公室近期组织会商的结果来看,预计今年我国气象年景整体偏差,极端天气呈现多发强发态势,森林草原火险形势严峻复杂。
3月26日,国家森防指办公室组织召开的专题会议指出,当前气候条件总体不利,且随着天气趋暖,东北、内蒙古地区进山入林旅游及林内施工作业人员逐步增多,阶段性风险日益突出,森林草原防灭火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大兴安岭林区是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黑龙江大兴安岭茫茫林海雄踞祖国最北方,为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林区总面积835万公顷,有林地面积727.8万公顷,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国有林区,也是国家一类森林火险区,更是全国三大“雷击火”高发区之一。
1987年,这里曾发生了震惊中外的“5·6”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211人在大火中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火灾后的30多年时间里,黑龙江大兴安岭人痛定思痛,把森林防灭火作为林区的头等大事来抓,林火预防和扑救能力逐年提升。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今的13年里,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春防时刻,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一行深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目击森防人如何守护茫茫林海、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您好,现在是大兴安岭春季森林防火期,您已进入林内,按照《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请您下车进行登记,并接受防火检查,请您配合一下……”3月28日,在松岭林业局古源林场飞龙山检查站,工作人员拦住一辆进山车辆进行实名登记,检查是否有防火通行证、车辆是否配备防火罩(汽车排气管火花熄灭器)和灭火器、是否携带火种或者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等后,工作人员引领司机进入检查站内进行登记。
在信息登记处,检查站工作人员详细记录着司机及乘客身份信息、车牌号、从哪来到哪去等,并进行防火宣传,反复叮嘱千万不能带火种进山,而后抬杆放行。
南都记者看到,登记处旁边还设有公共服务区,摆放着灭火器、防火罩以及常规药品箱等。工作人员介绍,如果过路司机没有携带必备的灭火器和防火罩,交纳一定的押金,就可以免费使用,等他们返回时把设备送来就归还押金。
该检查站位于G111国道2063公里东侧,是通往飞龙山景区、南瓮河湿地、大子杨山林场以及加林局古里林场、呼玛县等地的古南公路入口处,旅游大巴车、农用车、私家车等各类车辆过往频繁、人员流动大,是进出林区火源管控的第一道卡口。
松岭林业局古源林场书记史记介绍,始建于1980年的古源林场飞龙山检查站,随着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等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逐步完成了检查站从一顶帐篷、到板夹泥房屋直至现在的二层楼房的升级改造,如今检查站还设置了大显示屏、配备了实时监控系统,在入山主要路口和飞龙山景区主要位置安装了9个摄像头,实现了在检查站通过显示屏就可以实时监测掌握入山车辆、人员和景区内的情况。“一旦有火情发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更加精准定位起火点,位置坐标、扑救路线都一目了然。”史记说。
史记介绍,进入春季森林防火期后,古源林场扑火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集中食宿,24小时战备。每日清晨,50名扑火队员开始日常队列科目、扑火器具使用等训练,确保队伍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备战状态。
检查站是杜绝进山火源的关口,那么瞭望塔就是监测林区山火的火眼金睛。
迎着鹅毛大雪,越野车在45度斜坡的雪地上蹒跚而行,路两侧是茫茫林海。山坡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高塔,这就是塔河林业局516瞭望塔。
该塔始建于2011年,海拔516米,塔高24米,瞭望面积3万公顷,瞭望区域为塔林林场河南农场、塔丰林场农林交错地带、塔东、永安、107大岭等区域。
塔下一栋平房是瞭望员李金柱两口子平时吃饭、睡觉的地方。每年3月春防开始,这对夫妻瞭望员就进山了,一直到11月秋防结束,他们会一直驻扎在瞭望塔。
“我们每天天蒙蒙亮就要上塔,直到天黑了才能下塔。我和妻子换班,每天必须有一个人呆在塔上,从不离人。”今年50岁的李金柱,站在风雪中对记者说,而高塔之上,48岁的妻子李春梅正在执行瞭望任务。
24米高的瞭望塔,爬梯陡峭,寒风呼啸,记者尝试登塔,越往上爬风越大。在塔顶的狭小空间里,李春梅看到来访的记者,非常诧异。塔上有望远镜、罗盘、通讯电台和地图,“每天我们白天在塔上通过望远镜四周瞭望,一旦发现火情,第一时间向塔河森防指报告。”李春梅说。
自2018年起,李金柱由林场扑火队员转变为瞭望员以后,两口子就一直驻守在大山深处。在24米高的瞭望塔上,春秋极冷,夏季极热,每天监测汇报数十次,寂寞而枯燥。这样的日子在常人看来艰辛无比,但李金柱却笑着说:“已经习惯了!守护着家乡的这片绿水青山,我和妻子感觉很自豪,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直到退休。”
如果说,黑龙江大兴安岭116个检查站和232个“三清”组承担着“人防”的职责,以杜绝“人为火”的隐患;那么森林防火感知系统监测平台,则发挥着“技防”的强大作用,专门用来对付“雷击火”。
黑龙江大兴安岭是全国三大“雷击火”高发区之一,每年5月中旬进入雷击火高发季节。统计显示,林内可燃物(枯枝败叶等)载量已达近20年峰值,2023年5-8月份云地闪达26.2万余次,单日落雷最多达1.4万次。
在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有一面巨大的显示屏,大屏上绿色的林区地图上遍布密密麻麻的红点,放大显示则是一个个红色的加号和减号,每个都代表了一次不同电荷的雷击,而每次雷击都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仅以去年六月份一个月为例,这里一共监测到37000多次落雷信息,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大兴安岭地区。虽然雷击频发,但森林覆盖率高达87.7%的林海却能连续13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森林火灾,这要得益于对科技助力森林防灭火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防火办副主任李晨光介绍,2020年起,集团着力研发森林防火感知系统,构建实时感知、精准监测、高效评估为一体的森林防火智能管控平台,目前已上线应用三年多。通过这套感知系统,实现“天空塔地”四位一体预警监测,切实做到火情早发现。
“天”是利用卫星遥感系统,该系统已经和国家林草局卫星热点信息进行了对接,一旦有热点信息,平台同步报警。同时,接入中国气象局的公共信息,可详细掌握每日火险等级以及气温、风力等火险因子信息,可随时掌握全区任意一点实时气象情况以及未来24小时、一周的变化情况。
依托雷击火防控项目,实现了三维雷电数据实时监测。第一时间将雷电位置、强度、类型、发生时间推送至各地,各地及时开展“追雷行动”,有效提高了雷击火的发现效率和精准度。
“空”是利用有人机、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做到飞行轨迹、视频的实时感知,实现可视化指挥。
“确定一个区域的落雷点后,我们通过空中的飞机巡查和卫星的监测,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出动、第一时间处置。据统计,2023年5-8月份相继引发了35起雷击火,我们处置及时,平均灭火时间3小时05分,最短灭火时间21分,避免了小火酿成大灾。”李晨光介绍。
“塔”是在高山瞭望塔上,以人塔结合的方式,实现视频烟火识别,精准判定火点准确位置,实现热红外、可见光双光谱监测火情。目前,已接入漠河、塔河、加格达奇林业局、韩家园林业局、十八站54座瞭望塔视频。
“地”是“地面巡护”系统,为全区1261名巡护人员安装了护林巡护APP,随时能够显示巡护员上线情况以及巡护轨迹,并具备火情上报和SOS求救等功能。通过该系统,可实时掌握各巡护人员的出勤状况、位置和轨迹信息。
大兴安岭地区应急管理局局长赵晓刚介绍,国有林区改革后,大兴安岭将全区划分为4大战区、12个防区、223个片区,以“三清单一承诺”和“两书一函”工作机制为抓手,逐级落实了地企双方厅级领导、处级领导、科级干部包保责任和包保任务,实现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联合指挥、统一调度,一体扑救、资源共享”的防灭火新模式。全域现有瞭望塔352座,固定检查站116个,固定管护站413个,直升机机降点80个,直升机取水池120个,配备各类防火专用车辆1496混合台、扑火机具18136件(套)。正是“人防+技防”,林区一旦发生火情,半径80公里内能就近调兵200-500人,确保“打早、打小、打了”。
管住人、看住火只是防灭火工作的第一环,而锤炼过硬的灭火队伍才是保证火灾发生后“打早、打小、打了”的关键。
3月27日,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支队结合当前春防形势,开展备战演习,全面检验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
人员紧急集结、穿越火线、无人机上山、摩托化机动灭火……接到森林火警消息后,大兴安岭森林消防大队迅速派出森林消防队员赶赴救灾现场,无人机第一时间起飞,奔赴火灾点勘查火情,并及时将火情传送到指挥部。
“这不仅仅是演练,每一次演练都是实战”。在这次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中,身穿消防服,手拿灭火救援器材的消防员,用专业的动作,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支队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强化实战练兵、提升灭火技能。”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负责人王佳说。
除了防灭火演练,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支队近期开展了一次负重演练,共派出800名指战员出动车辆100台,携带灭火和综合救援装备900件套,指战员徒步行军不少于十公里,摩托化机动不少于190公里,锤炼队伍的机动和体能。
今年,大兴安岭地区还增强了空中巡护和扑灭力量,将投入航空消防飞机27架,高火险期实行飞机靠前驻防,确保每架飞机飞行半径在100公里以内,构筑起空中加地面的立体防护屏障。
据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站长田宝宽介绍,这支空中力量,最大特点是飞机速度快,第一时间到达火场,把火场形势侦察回来以后报告指挥部;飞机还有吊桶作业,可向地面火场、火线洒水进行灭火。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防火办党委副书记、督察处处长回军峰介绍,整个春防期间,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6076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全部集中待命,坚持“四靠前”原则,将83支2685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重点驻防在高火险区,加强日常体能技能训练、安全常识培训、紧急避险和扑火实战演练。一旦发生火情,立即启动早期森林火灾处置预案,首用飞机,多路进兵,空地配合,高效处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打在早、灭在小”。
参加此次“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活动,调研大兴安岭林区防灭火工作的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二级巡视员时彦民表示,各地防灭火队伍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严峻形势,坚持预防为主,紧盯末梢见效,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要强化源头治理,严密组织火险隐患排查。清明节临近,历来是春防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群众火灾防范意识,组织专业力量加密巡查巡护,严防人为因素引发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