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两个根本” 注重“三个突出”
全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应急管理部有力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落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重大要求,坚持把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大力巩固拓展“一年小灶”“三年大灶”成果,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基础建设强化推进“两个年”行动,坚持重心向下、注重强基固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双下降”,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
一是突出企业层面抓安全,从严管控生产源头安全风险。紧盯15个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化专项整治,从源头上管控风险。大力推进设备设施更新改造,省级补助2亿元专项资金,开展危化品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三年行动;更换不合格燃气灶管阀,船龄27年以上的老旧渡船全部停航。创新实施工程技术治理,推动危化品企业运用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安装烟感报警装置,试点推行“两客一危”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状况智慧化监管。切实健全现场管理机制,聚焦小施工屡屡引发事故问题,组织中小企业开展现场安全管理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全覆盖常态化安全管理机制。
二是突出治理体系抓安全,真正压实基层一线安全责任。以重心下移、监管高效为工作目标,拧紧责任链条,健全完善基层安全治理体系。建强监管队伍,出台实施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和消防监管能力建设的意见,组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和消防综合监管队伍,实现“一支队伍管安全和消防”。打通“神经末梢”,推动企业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小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配备专兼职消防安全员,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真正打通了“最后一米”。优化督导巡查,对县(市、区)开展“下沉式”巡查,组织7个省级督导组,推动各地压实责任、管住风险。
三是突出教育培训抓安全,持续强化社会各方安全意识。把培养人的安全行为作为固本举措,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强化干部培训,深化“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宣讲活动,举办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开办应急管理干部大讲堂,强化各级干部安全素养、责任意识和情怀担当。强化人才培养,加强省级应急管理学院建设,实施特种作业实操考试实景化改造,投用矿山安全监察监管执法“逢查必考”系统。强化公众宣传,举办“安全应急科普环省行”活动,制作展播消防、燃气公益宣传片和事故警示片,开展高频次安全风险提示。
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省安全风险依然点多面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2024年,我们将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隐患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的危机感,把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作为中心任务,围绕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一条主线,把握治标和治本、当前和长远两个关系,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提质增效、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基础建设深化推进三项重点任务,以高标准、严要求、硬举措,全面抓安全、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力防大风险、除大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实施企业分级分类整治,充分利用工业企业风险报告系统,把企业不落实主体责任作为最大隐患,以定期自查隐患、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为关键点,对重点企业组织专家开展深度排查,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反复检查提醒,督促一般企业开展自查,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小场所安全监管,推广使用全省社会面小场所安全监管系统,全面摸清社会单位风险底数,推行每天扫码自查;逐一明确监管责任,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安全巡查,实现对小场所的精准监管,严防“小单元”发生大事故。加大整治跟踪问效力度,出台重大事故隐患责任倒查实施办法,发挥问题处置监管平台作用,紧盯危化品、冶金工贸、矿山、道路运输、城镇燃气、既有建筑、渔业船舶、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对排查整治不到位甚至引发事故的地区、行业、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
二是深化专项整治、集中攻坚,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推进设备设施更新改造,滚动改造危化品企业老旧装置,探索建立工贸领域高风险设备更新改造机制,淘汰升级铝加工企业落后的固定炉和卷扬系统,严禁新上项目使用固定炉。全面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推进硝化等高危企业应用连续流、泛厘米智能集成技术,推广煤矿智能打钻、智能掘进,落实湿法除尘、打磨抛光“降尘减人”等先进措施。不断加大智慧监管力度,深化危化品安全生产数字化监管,全面提升企业DCS、SIS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试点推行“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车辆、驾驶员“安全码”赋码管理,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协同监管;推动“密室逃脱”场所全面落实“一键开灯、一键解锁”装置,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安装消防“一键报警”系统、餐饮场所安装工商级燃气泄漏报警器。
三是坚持夯实基础、筑牢根基,着力强化安全生产支撑保障。有效提升基层监管队伍能力,加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能力建设,开展专兼职安全员、消防安全员规范化建设,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推动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具体到人。切实推动安全责任落实,以县级领导和乡镇(街道)书记、镇长(主任)为主体,开展短而精培训,压实领导责任;开展市、县两级应急管理局局长常态化培训,推动提升业务水平;推动出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条例,将报告对象从工业企业扩大至所有行业领域,将报告事项由较大以上风险扩大到所有风险,要求企业每月报告一次风险管控情况,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有序推进全社会安全教育,发挥化工园区安全技能实训基地作用,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火灾事故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完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动安全教育进中小学教材,加大安全教育体验馆建设力度,分级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突出“早、准、快”
全力打赢防汛防台风硬仗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
2023年以来,福建省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打基础创优势上水平:一是全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全年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没有发生重大以上事故。二是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推动发展和建章立制,“基层防汛应急短板”被列为省级专项整治项目。三是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压实。每月动态发布安全风险指数,定期印发安全风险提示函,实行较大事故“双通报”机制,开展“三员三促”活动,挂钩服务全省83个县(区);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排查整治重大隐患2.43万项。四是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增强。授牌首批28支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和10个省级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强化4支国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强航空救援力量。五是应急基层基础更加夯实。健全完善省应急指挥中心运行机制,构建省数字应急综合应用平台,连续两年实施“五个一百”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100个应急保障类项目、100个救援力量建设类项目、100个安全技能提升项目、100个安全宣教联播项目、100个安全文化示范园(馆)〕,组织各类应急演练1.8万场,多渠道提高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福建省是台风、暴雨灾害多发地区,2023年共遭遇15场暴雨、2个登陆台风、5个影响台风。在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有力指导下,我省先后成功防御超强台风“杜苏芮”、极端降雨台风“海葵”,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提前动员部署,做到“三个早”。一是早准备,配齐备足人力物力。强化防汛防台风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完成乡村两级防汛能力“十个有”(有值班场所、工作制度、应急预案、隐患台账、预警叫应、应急队伍、宣传演练、通信保障、物资储备、避灾设施)标准化建设,为3550个山洪灾害高风险行政村配备卫星电话,为19.72万名乡村防汛干部配齐“五小件”(安全帽、防雨护具、救生衣、强光手电、救生哨)。修订完善镇、村两级防汛应急预案1.91万个,对危险区域15.14万人建档立卡,开展培训演练3.91万场,不断提升基层防汛应急能力。二是早部署,建立高效指挥体系。自台风编号起,省委、省政府就密切关注,根据台风形势调度防御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关键时刻到省应急指挥中心亲自指挥,深入灾区检查指导。防御“杜苏芮”期间,省委、省政府派出20位省领导带工作组赴各地驻守督导,协同指挥调度,省政府分管领导全程坐镇指挥,省防指第一时间激活“1+4”应急指挥体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主动靠前,7.12万名防汛责任人全员上岗,抓好工作落实。三是早研判,全面加强预警预报。各级防指与气象、水文、海洋、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联系,加密监测预警,强化会商研判,应急响应期间坚持每日滚动会商、动态分析研判,第一时间预警“叫应”到责任人,全年累计发布预警消息近5万条次、短信超10亿条次。将防汛防台风工作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检验,号召广大党员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29.22万名基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提前向重点区域调配应急力量、设备物资,全面落细防范措施,筑牢防御屏障。
二、高效组织防御,做到“三个准”。一是精准落实海上防御,重点加强船舶渔排管理。加强海上作业安全管控,利用“电子围栏”、渔船动态监管系统和渔港监控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强化海上过往船只、施工平台、渔船渔排监管调度,及时督导回港避风、人员避险,确保不漏一船一人,全年转移养殖渔排上人员9.29万人次,组织各类船舶避风8795艘次。二是精准落实城市防御,重点防雨防涝保障运转。加强城市下穿隧道、市政管网、地铁、地下空间等重点部位管控,通过联排联调、预置“龙吸水”抽排设备等手段做好防涝排涝工作。适时关闭景区、工地、港口、码头,停运公交、地铁和客渡航线,严防各类安全事故风险。受台风影响较大地区向社会发出倡议,号召“人不出门、车不上路”,严格落实停课、停工、停业、休市等“三停一休”措施,做好应急供电、供水、通讯准备。三是精准落实农村防御,重点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紧盯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出动地质灾害技术支撑队伍2738人次,开展群测群防巡查21.52万人次。加强防洪安全隐患排查,关停239个有安全度汛任务的在建水利工程,加强大中型水库预泄调度,提前将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严格落实避险措施,应撤必撤、应撤早撤,不漏一村一人,共紧急避险转移78.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34.22万人。
三、全力抢险救灾,做到“三个快”。一是应急抢险救援快。加大抢险救灾力度,无缝衔接“防—抗—救”全链条各环节。组织驻闽部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队伍和电力、通信、交通等专业抢险力量18.22万人次预置布防,发生灾情险情就地就近开展应急救援,救助遇险人员1.06万人次,疏散转移群众3.66万人次。二是基础设施抢修快。电力、住建、交通、通信管理等部门上足力量、争分夺秒抢修受损的水、电、路、网等生命线设施,市政部门全力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抢险,累计出动抢修力量24.48万人次、车辆装备8.38万台(套),恢复中断供电52.83万户、中断供水143处,抢通中断道路2725处,恢复因灾退服通讯基站7242站次,为迅速恢复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生产生活恢复快。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全力恢复民众生活秩序,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复工复产,做好防灾救灾“后半篇文章”。在应急管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已下拨省级及以上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88亿元,支持受灾地区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加强政策支持,提高补助标准,指导受灾地区高标准复工复产。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核查理赔,落实农村住房保险2.78万户、理赔款1.02亿元,加快农村因灾倒房恢复重建,确保受灾群众春节前搬入新居。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系统治理
推进应急管理能力新跨越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
2023年,湖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应急管理放在公共安全体系中统筹谋划,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系统治理,推动各项工作在章法中迈开步伐,全省应急管理能力实现新跨越。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1.3%、20.8%;连续30个月无重特大事故;春节、中秋国庆两个长假均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为部门组建以来首次。
一、聚焦责任落实,提升统筹权威。一是把握政治建设“主引擎”。主动提请省委11次常委会、省政府13次常务会、省安委会6次全会,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撑腰打气。针对总书记历次指示,均结合湖北实际拓展落实措施、组织专项行动,明确相关行业部门任务清单,督促各部门以齐抓共管的实际成效体现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二是创新制度“工具箱”。建立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制度,省级19个专委会均由省领导担任第一主任,对成员单位形成有力督促。首创县市区安全生产指数模型,从风险和管控两个维度设置指标、综合赋权、自动测算,依托第三方发布安全生产指数,勾勒县域安全工作画像和走势,压实县市区属地管理责任。首推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企业全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两张清单”,逢查必考、全链条压实,重点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划出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无故拖延整改等四条红线,一旦触碰一律追责。三是打好督查“组合拳”。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建立定点督查、飞行检查、“五色图”质效晾晒、责任倒查等机制,对各专委会成员单位工作进展“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对各市州分阶段全程包保督导。
二、聚焦预防为先,筑牢防范体系。一是夯实基层前沿。落实“眼睛向下再向下”的工作要求,按照击点破面、集点成面的思路,促进乡镇应急能力建设扩面提速。省政府5月召开现场会,将十堰等地试点经验向全省铺开。全省1343个乡镇(街道)均明确了应急管理机构,实现100%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构建综合减灾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社区)全链条创建格局,全省已创建2198个示范社区,20个示范乡、1个示范县,7万余名基层灾害信息员全天候开展日常巡查,为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发挥了“前哨”作用。二是强化信息支撑。发挥科教大省优势,加快“智慧应急”建设,安全风险在线监测系统基本覆盖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经省委编办批准,省级和12个市州、53个县市区挂牌组建风险隐患管理中心,省级汇聚300多类、30多亿条数据资源,叠加自然灾害普查数据运用,积极探索对灾害事故风险隐患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三是创新工作战法。针对隐患排查不系统、不精准的问题,王忠林省长亲自研究提出“火、爆、塌、撞、淹、挤”等六大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危险因素,省安委办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靶向”治理,工作经验被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推介。围绕防汛这件天大的事,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城市、山丘区村镇防范极端强降雨和防汛抗旱准备规范化“三个指导意见”,极端灾害天气时刚性落实红色预警“叫应”转移等工作制度。针对湖北水网密集的实际,省应急管理厅牵头统筹,明确各级各部门防溺水职责清单,镇村基层全面落实了防溺水“四位一体”工作专班(村干部+教育系统职工+民警+志愿者)和“四个一”(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硬件配置,未成年人溺亡事件得到有力遏制。
三、聚焦关键要素,提升救援能力。一是把队伍做强。初步构建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救援力量格局,遇到重大抢险任务时驻鄂部队予以支持。118支专业救援队伍中,51支队伍分布在重点区域负责防汛抗旱,60支森林灭火专业队伍在鄂西北、鄂西南等重点林区靠前驻防,有效缩短驰援距离和响应时间。103支社会救援队伍中,蓝天救援队、长江救援队已经形成品牌,省级每年选取5支标杆队伍予以重点支持。抢抓国家应急救援力量调整布局的重大机遇,争取在湖北设立中部地区消防救援机动队伍,首批400人已进驻到岗。二是把机制做优。全省6.5万名民兵全面纳入抢险救援应急力量常备体系,应急管理部门与国防动员部门可直接对接调用。与17家央企、省属重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指挥调度机制,相关企业专业救援队伍常态化备勤。社会救援力量纳入全省指挥调度体系,确保随时拉得出、调得动。三是把装备做精。建设随州、赤壁等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特种救援车辆、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以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为牵引,一体推动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3个省级应急救援基地、7个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建立国储与商储、实物储与产能储相结合储备模式,救灾物资调运实现省内8小时送达。中国应急“荆州1号”“荆州2号”两艘应急救援船投入使用,有力提升长江中下游水上救援能力。
四、聚焦内外兼修,擦亮应急品牌。一是宣传教育扩影响。厅党委分类提出“扩音造势、消声降噪、调弦定调”的具体要求,着力讲好湖北应急故事,传播湖北应急声音。2023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会场设在湖北,王祥喜部长、王忠林省长亲临现场参加活动,带动荆楚大地掀起“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热潮。以此为契机,我们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优化安全宣传“五进”方案,每一“进”分别设计10项具体活动、创建100个试点,推动工作更加精准、更加常态。二是部门联动树品牌。连续四年开展四届“荆楚楷模·最美应急人”活动,评选范围扩大到“三委三部”、社会组织和企业,被确定为省级评选推介类常设项目,获得社会广泛好评。会同省网评办成功举办湖北省首届应急网评大赛,连续参加四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取得“三金一银”战绩。三是强化激励提士气。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全面落实应急管理津贴、值班补贴制度,增强干部职工生活保障。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对基层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奖励、大力宣传,营造崇尚荣誉、争先创优的团队文化,让广大系统干部眼中有光、心中有数、手里有招,成长为党和人民信任的力量。
以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的实绩实效
护航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2023年,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长沙“4·29”居民自建房倒塌特别重大事故教训,紧紧围绕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主题主线,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三下降”,未发生重特大事故;成功应对十天十夜端午水、22轮较强降雨过程,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没有因洪涝灾害和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一、强化闭环管理,精准排查整治重大隐患。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首次纳入省委全会审议,省长以安委会主任身份作专项报告。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毛伟明先后34次主持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有关问题,37次深入重点企业、场所一线督导检查和暗访。常务副省长张迎春多次专题研究和批示解决专项排查整治重大问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达3700余次。二是创新构建“八项制度”。坚持会商研判,省级工作专班全年组织36次专题会商,精准研判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风险、研提应对措施;坚持调度通报,“周简报、月通报、季小结、年总结”,全过程掌握工作动态;坚持隐患交办,对督导检查、考核巡查、执法监督发现和上级交办、部门移送、群众举报的4775个突出问题,发函督办限期整改;坚持警示提示,针对重点行业领域的苗头性风险隐患、有较大影响的典型事故,印发提示警示建议函115份,强化针对性防范;坚持督导检查,以明查暗访、驻点督导等方式开展联合检查,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考核衔接,将整治行动纳入政府督查激励和年度考核,对9个市州、12个县市区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奖励;坚持宣传报道,综合运用政务网站、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平台提升工作推动力;坚持问责追责,对符合安全生产“行刑衔接”的129个案件,应移尽移、应办尽办,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用好做实“三查一曝光”。以“企业自查”为切入点,督促企业完善内部奖励机制发动全员排查整治隐患;以“行业互查”为突破点,为企业互相学习好的经验做法、预防管理通病搭建平台;以“专家诊查”为关键点,建立首批632名的事故隐患排查专家库,引领提升排查整治工作质效;以“警示片曝光”为发力点,每季度制作一期安全生产警示片,累计曝光67个典型事故、112个暗访发现问题隐患,在省安委全会上播放曝光,会后跟进发函督办整改,形成强大震慑。截至12月底,全省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4.51万个,完成整改4.24万个,整改率94.01%。
二、强化关键措施,全面提升安全监管合力。一是高压严管。积极推动和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一法一条例一规定”执法检查,有力压实相关地方和部门责任。省安委会明确界定景区玻璃栈道类、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台经济等5个新兴行业领域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分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强执法防事故”行动,全省应急管理部门立案1.4万余起、罚款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0%、41.2%。建立健全常态化“打非治违”工作机制,县乡两级政府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域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各市州,县(市、区)每季度至少公布一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重大处罚典型案件、组织一次跨区域执法检查;8个重点行业领域省级监管部门在本系统建立“打非治违”执法月报通报机制,加大移交案件线索查处力度,原则上30天内处理到位。二是治本攻坚。组织煤矿瓦斯和水害重大灾害专项排查治理,开展危化品领域12个专项整治,出台“八条硬措施”持续打击烟花爆竹“四超两改”等严重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专项督导工贸领域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深入开展大型综合体、“九小场所”重大问题隐患集中整治,有序推进151个消防站补短板工程建设;紧盯城市安全印发指导意见,重点防范9类城市安全风险;全覆盖整治销号经营性居民自建房2.5万余栋、CD级自住非经营性居民自建房4493栋,检查城镇燃气企业19.9万家、排查整治问题隐患4.4万个。三是重奖举报。修订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实施办法,对举报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奖励5000元至30万元。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受理举报2.3万余起,奖励637万余元。12月21日,省应急管理厅对举报宜章县非法生产烟花爆竹“黑窝点”有功人员重奖20万元,持续扩大效应。
三、强化主动应对,全力防灾减灾救灾。一是下好“先手棋”。紧盯雨水情,创新实践“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工作机制。紧盯火情,制定落实“立足防”八条针对性措施。紧盯灾情,建立应急物资协调联动机制,对全省1324个仓库、2722万余件应急物资实行统筹管理。二是打好“主动仗”。针对急重强降雨,省市县三级及时启动应急响应273次。针对森林高火险期,部署专项行动累计制止野外违规用火1.2万余起、立案查处472起。针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狠抓责任、人员、物资、措施四个到位,全力做好路网、电网、生产生活保供安全各项工作。三是打好“组合拳”。及时发放中央和省级救灾资金3.72亿元、物资4.3万余件,紧锣密鼓实施倒房重建和冬春救助,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四、强化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大应急”能力。一是突出长效化施策。推动平战一体应急指挥,构建形成规范有序的应急值守体系。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队合一”。出台加强矿山领域安全生产实施方案,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二是突出实战化备勤。编制基层应急预案范本,建成区域应急救援“一部两基地三中心”,组建国家水上工程救援“中国应急长沙号”,成立省应急航空救援中心,加快构建“水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三是突出数字化赋能“。一盘棋”整体推进五级联动系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融合通信体系建设,1873家企业生产用电纳入“电力助应急”系统实时监控,2.1万个“铁塔哨兵”视频监测站点实现对接应用。
坚持源头治理 系统治理
推动安徽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国家矿山安监局安徽局
安徽矿山点多面广,瓦斯、水、火、岩爆、顶板等各类灾害严重,尤其是煤矿,矿井老、开采深、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压力最大达6.5兆帕,国内罕见,水害涵盖全国煤矿所有水害类型,历史上曾发生多起瓦斯、水害重特大事故。安徽矿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监局各项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探索构建“规划引领、地质先行、灾害治理、风险管控、强基固本、压实责任”的治灾害、防风险工作体系,积极推进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实现矿山安全生产历史最好成效。2023年,全省矿山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9.1%、62.5%,首次降至个位数。全省煤矿连续9年杜绝瓦斯事故,连续8年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非煤矿山连续42个月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
一、加强规划计划引领,推动灾害超前治理、风险源头防范。一是规范规划计划编制。制定《规范煤矿采掘接续和灾害治理中长期规划管理指导意见》和《采掘接续和灾害治理规划、年度计划编制范本》,督促企业根据未来十年采场接替、五年开拓工程、三年工作面接替计划,制定年度治理计划,实现灾害治理工程超前实施、重大风险源头防范。二是实施“三级”审查。对灾害治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治灾计划实行企业初审、市级监管执法部门复审、省级监管监察会审,层层严格把关。三是强化监督实施。逐矿组织开展规划计划实施情况专项监察,2022年以来,对13处生产指标不合理的煤矿,责令核减产量计划319万吨,从根本上消除高负荷高强度生产带来的灾害风险隐患。
二、坚持地质先行,推动常态化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一是周密组织推进。两次召开专题推进部署会,推动企业制定普查计划,将未来5年内采掘接续规划区域作为普查治理重点,明确普查范围、手段、方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压茬推进。二是加强规范指导。制定《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编制提纲》,指导全省矿山制度化常态化动态化普查隐蔽致灾因素,找准治灾方向。三是强化审查会商。逐矿会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对普查不具体、治理措施缺乏针对性的3处煤矿、28处非煤矿山,责令推倒重来;督促19处矿山划定7个“禁采区”、24个“缓采区”。近5年,全省煤矿开展地面探查治理面积37.6平方千米,实施地质补勘钻孔进尺159万米,普查治理隐蔽致灾因素2986处,探查发现隐伏陷落柱等导水构造32个,避免了15次突水淹井事故。
三、完善灾害治理手段,推动提升防灾治灾水平。一是完善标准规范。制定《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办法》《煤矿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顶板管理指导意见》等地方性规范文件,强化煤矿“零超限、零突出、零透水、零发火”目标管理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顶板管理。二是推广先进技术工艺。召开打钻防喷抽采精细化管理现场会、定向长距离钻孔灾害治理技术现场会,推动重大灾害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由井下治理向井下治理与地面治理相结合转变。近年来,全省煤矿累计施工地面井322口,抽采瓦斯量近30亿立方米。三是健全防灾避险机制。制定煤矿11种、非煤矿山15种紧急情况停产撤人规定,赋予调度员、带班人员等紧急撤人决策权,严防避险不及时造成伤亡扩大。四是强化监察执法。坚持“高、准、严、优”执法标准,扎实开展“一通三防”、防治水专项监察和水文地质类型复杂非煤矿山“解剖式”监察,推进灾害治理计划如期实施、工程如期完成、效果如期达标。
四、抓实重大风险防控,推动治隐患向防风险转变。一是健全完善防控机制。制定重大风险管控办法、查找辨识指导手册,督促企业对重大风险实行“年排查、月会商、周分析、日调度、班实施”动态管控工作机制。二是开展年度风险集中会商。对全省煤矿重大风险管控清单进行集中审查,形成年度重大风险管控清单,明确煤矿管控、上级集团公司提级管控和监管监察部门重点督办措施。督促非煤矿山重点企业建立重大风险管控清单和管控措施落实台账,严防重大风险漏管失管。三是强化管控措施落实。开展重大风险管控专项监察,对照清单督促各方认真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下达预警提示函49份,严防风险向隐患甚至事故演变。
五、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强化本质安全。一是强化安全管理。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现场施工程序化管理、清单化操作和专项措施“操作票”。全省23处煤矿达到一级标准化,占比达到59%。二是着力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坚持“逢查必考”“以考促学”,督促调整不具备安全能力的“五职矿长”、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推动企业加强“关键人员”技能培训。完善“三违”综合治理模式,推进视频反“三违”“剑指三违”微信平台举报,常态化开展“工人违章、干部反省”活动,不断增强职工规范操作意识。三是深入推进智能化建设。推动建成13处智能化示范煤矿、78个自动化采掘工作面,全省智能化煤矿、采煤工作面数量占比分别达到33%、49%。推动安徽海螺、铜陵有色等非煤企业制定智能化规划,建设12座示范矿山,海螺箬帽山矿率先实现运输无人驾驶常态化。全面推广工业视频监视系统,全省煤矿和部分重点县(区)非煤矿山基本做到“无视频不作业”。四是大力推进“一优三减”。全省煤矿基本实现“一井一面”“一井两面”,采区数由2020年至2022年3年平均145个降到2023年的133个,采煤工作面由81个降到75个,在采区采面减少情况下煤炭产量始终保持稳定。
六、紧盯责任落实,推动扣紧矿山安全责任链。一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明责加压,在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灾害治理和风险防控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从矿山到上级公司,从市级监管到省级监管监察各层级治灾害、防风险责任。二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化责任监察,综合运用抽查抽考、安全述职和警示约谈等方式,检验集团公司领导层、管理层履职情况,推动层层落实责任。深化隐患问责,实现“查事警人、查人促事、查下促上”。全年共下达隐患建议问责函130份,推动企业问责2077人次;针对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约谈企业领导层60余人次。三是强化“督政”工作。坚持每年对市、县政府及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全覆盖”,加强对事故多发市、非煤矿山重点县的警示约谈,督促各地落实“三管三必须”责任,形成防治合力。推动落实“三个一批”,2022年以来,全省关闭金属非金属矿山18座、销号尾矿库24座。
把握契机 真抓实干
大力推进山东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地震局
2023年,山东省地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主题教育引领服务社会发展,妥善应对平原地震“大考”,着力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能力,全省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施赋能增效促发展
(一)主题教育重实效。我局坚持高站位思考、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深化理论武装凝心铸魂、深入调查研究实干担当、深刻检视整改破解难题,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度推进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面对如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地震系统影响力的现实问题,编制实施了《山东省地震局赋能增效促发展实施方案》,把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谋篇布局到山东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各领域。
(二)特色服务创品牌。一是推动韧性城市建设。选取济南凤凰黄河大桥、黄河公路大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将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于济南、青岛等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从源头做好地震安全服务保障。二是服务海洋强省建设。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海洋地震监测与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出台加强海洋地震工作服务海洋强省建设的意见,打造特色发展、融合发展的海洋地震工作新格局。三是提升矿震灾害防范能力。联合能源部门开展煤矿灾害风险治理研究,推动实施煤矿专用地震台网数据共享,持续开展非天然地震监测分析服务。四是树立“山东基地”品牌。为省委党校主体班次学员开展应急培训,高质量完成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培训16期1047人,开展公众逃生避险培训服务5000余人次。五是创新数字科技产出。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提供14项服务产品;制作地震系统首部自主研发创作、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4D影片《奇妙的地质之旅》;完成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建设,设立展项110余项,数字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基础业务强支撑。一是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山东省建有1600多个地震监测站点,台站工作人员坚持以站为家,默默坚守,站网运行率常年保持在99.6%以上。目前,山东内陆地区地震监控能力达到1.5级,部分地区达到0.8级。国家预警工程山东子项目完成验收,逐步形成秒级预警、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为国核示范电站提供预警信息服务。二是提高震灾风险防治水平。有序开展安丘—莒县活动断裂探查和济南、威海、临沂等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编制了山东省1∶25万地震构造图,为建设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大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两项重点工程,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强化设防管理,依法依规审定批复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参数。
二、坚持“两个至上”,高效应对平原5.5级地震
德州平原5.5级地震是近年来我国大陆东部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地震发生前,山东已连续28年未发生破坏性地震。特别是德州市,有历史记载以来从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此次平原地震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是一次重大考验。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高度重视,提请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国家抗震救灾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一线指挥调度。山东省委省政府迅疾作出部署,启动省级抗震救灾三级应急响应,省委书记林武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提出明确要求,并于当天赶赴平原县召开现场工作会议指挥应急救援。我局准确做出震情判断,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报送震情信息,应急“叫应”机制快速发挥作用,为抗震救灾高效开展赢得时间。应急行动迅速,现场工作队快速集结,迅速抵达震中,及时为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保障。舆情应对主动,震后地震专家第一时间发声,科学引导公众,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地震现场党员干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带头战酷暑、熬通宵,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指导组帮助下,仅用56小时完成地震烈度图发布,为恢复当地正常生产生活提供技术支撑。由于前期抗震设防监管措施到位,加之应急处置有力有序,此次地震灾害未造成人员死亡,赢得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
三、把握应急处置契机,健全完善治理体系
(一)立足“高点”,统筹调度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平原地震后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防震减灾工作。提请省政府开展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专项检查,会同防震减灾工作专项小组成员单位,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清单式检查,联合省应急管理厅对市县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进行考核,压紧压实基层防震减灾责任。
(二)突破“堵点”,健全基层体制。针对平原地震应急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市县地震工作管理弱、专业力量缺失等问题,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下,我局会同省委编办、省应急管理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防震减灾机构职能有关事宜的通知》,推动形成应急和地震部门上下贯通、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一是强机构。加速市县地震部门融入大应急体系,明确16个设区市和65个重点县(市、区)应急管理局挂牌“地震局”,基层应急管理和地震工作实现统一管理。各设区市在《通知》要求的基础上,主动扩大挂牌县(市、区)覆盖面,截至目前,已有116个县(市、区)挂牌,全省“一盘棋”体制逐步建立。二是强支撑。规范市县防震减灾事业单位名称,统一更名为“防震减灾中心”,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和业务范围,并为65个县级防震减灾中心下沉编制260个,补充一线工作力量,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保障作用。
夯实基础 固牢根本
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
改革转制以来,面对遂行“全灾种、大应急”任务日趋复杂、年均接处警增加近三成的压力挑战,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坚决贯彻部党委、局党委决策部署,鲜明立起战斗力导向,提炼形成“铁心向党、精业强能、为民担当”的新时代天津消防精神,坚持党委议训、层级抓训、奖惩促训、实战验训,队伍练兵备战士气持续高涨,专业救援能力明显提升。年均接警出动5.5万起,抢救疏散被困人员1.9万人,全市连续五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有力服务保障了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被天津市委市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
一、建强“大脑”,向专业化指挥要战斗力。在指挥体系建设上,主动融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立足城市灾害特点和任务需要,建立以主城区为核心、滨海新区等5个功能区为支撑的“1个中心、5个支点”战区协作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的共建共享,把公安、水务、气象、医疗等数据信息接入119指挥系统,将专职队、微型站纳入统一调派体系,编制常见灾害指挥流程图和任务单,实现一张图指挥、一键式调派。在指挥团队建设上,深化指挥型、实战型机关建设,加强对高级指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将69名石化、建筑领域专家和157名骨干人才,纳入就近调派响应体系,推行“一体化值守、流程化指挥、常态化研战”工作模式,并将科学安全施救贯穿“指挥调度、现场处置”全过程,真正让专业的人去指挥,转制后救援作战保持“零伤亡”。在指挥能力提升上,坚持以案为鉴,注重总结经验,更注重汲取教训,针对近年来高层地下、石化仓储、水域地震等事故灾害救援中暴露出的问题,先后开展案例复盘、桌面推演、模拟教学73次,队伍思战研战氛围越发浓厚。
二、磨砺“铁拳”,向高效的训练要战斗力。在激发训练热情上,总队党委实施抓训促训奖训16项措施,拿出2600万元作为练兵专项保障经费,全面推行岗位能力等级达标考评,把训练成绩与晋职晋衔、工资待遇、表彰奖励挂钩,向基层发出“能打仗受重用”的强烈信号,破格提拔97名基层站级正职干部,160人因战场表现出色、训练成绩突出而立功,在全国“火焰蓝”比武和搜救犬技能竞赛中取得第二名、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创新训练方法上,依托渤海石化、大沽化工等石化企业,挂牌成立驻厂轮训教学点,通过专家讲、实地练,使参训人员对理化性质学习更“深”、工艺流程了解更“透”、处置对策运用更“准”,实现学与用、防与救、练与战的统一。近三年,我们又把这一机制向新能源、轨道交通领域拓展,目前已经成立59个驻厂轮训教学点,培养了760余名特殊领域的“明白人”,在处置东丽效春物流危化品仓库爆炸、南港LNG危化品槽车泄漏起火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攻坚力量训练上,坚持特勤特训,改革重组12支特勤队、7类专业队,建强“尖刀拳头”力量。在去年“七下八上”海河流域抗洪抢险中,作为“九河下梢”的天津防洪压力大、行洪时间长,我们在一线盯守,处置险情、转移群众,展示了“津门火焰蓝”的爱民为民形象。
三、练粗“胳膊”,向坚强的保障要战斗力。现代化灭火救援战斗,打的是装备、打的是保障。在规划布局上,坚持站点跟着任务走、随着需求建,将消防规划纳入全市“十四五”重点规划,转制后累计建成特勤站和一、二级普通站45个,进一步织密作战网格,消防站平均接警到场用时缩短了5分钟。瞄准一流改造总队指挥中心,高标准建成投用总队训保基地、蓟州山岳救援基地,在滨海新区建成水上消防站,填补了天津近海没有水上消防力量的空白。在装备配备上,更加注重实用管用,不贪大求洋,新购消防车409辆、器材装备34.1万件套,目前全市执勤车总数超1000辆,较转制前提高35%。在去年处置“8·22”新天地大厦高层火灾中,我们在外部利用101米登高平台车,与52米云梯、42米登高、32米高喷建立梯次灭火阵地,在内部利用超高层供水车不间断供水,发挥了“杀手锏”装备的关键作用。在物资储备上,立足保障天津、辐射周边,建设1个战保基地和5个区域性基地,构建“1+5+20”的战勤保障体系,建成智能化物资储备库,创新“十车联保”营地化保障模式,在跨区域增援河北沧州“5·31”油罐火灾时,第一时间调集400吨泡沫,为整个灭火救援行动开展奠定了基础,用战勤保障的“粗胳膊”支撑战斗打赢的“硬拳头”。去年国家消防救援局在津召开后勤工作现场会,推广“天津用打仗的标准建后勤用后勤”的经验做法。
四、扎稳“下盘”,向过硬的队伍要战斗力。心气顺、精神足,战斗力就强。总队党委牢固树立“基层至上、消防员第一”的理念,在严作风、保稳定上下功夫,在办实事、鼓干劲上出实招。在管理教育上,通过主题教育积极培育指战员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战斗精神。坚持党建引领,部署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活动,建强战斗堡垒。出台从严管党治队十项措施等“四个十条”,标定纪律红线底线,常态化精准化开展队伍督察、政治监督,确保队伍高度集中稳定。在关爱基层上,针对转制后基层面临的现实困难,我们不等不靠,提请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住房、教育、医疗、落户等7项优待保障政策,连续三年为基层办实事,下重手为基层减负,同级别人员的福利待遇基层高于机关10%。面对干部超编消化这个“必答题”,坚持既对战斗力负责也为指战员负责的态度,确定“个人申请、组织协调、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四项原则,建立“问题会商、定期调度、协调沟通、请示报告”四项机制,明确“人员底数一次性摸清、安置计划一次性制定、市编办统筹推进安置任务”的方法步骤,先后召开9次党委会、调度会,实施3轮摸底和动员,最终争取一批优质岗位接收消防转岗交流干部,确保了“走者开心、留者安心、队伍稳定”,真正把这个大事难题变成了好事机遇。
坚持固本开新 聚力转型强能
全面锻造新时代消防救援机动劲旅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对内蒙古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寄予殷切期望。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缔造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与全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决贯彻部党委、局党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政治建队、使命立队、改革强队、铁纪治队不动摇,笃信笃行大抓政治引领,固本创新聚力转型强能,队伍血性胆气和战斗力得到巩固加强,现代化消防救援核心能力整体跃升,在处置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五年来,先后有21个集体、12名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7人荣立战时二等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党支部被党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把握任务特点,提升强基固本软实力。总队作为守卫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国家机动救援力量,执勤作战区域东起黑龙江源头,西至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中蒙中俄边境线长达4221公里;随着职能任务拓展,还担负着周边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个流域、11个地震带机动增援任务,队伍基本上是春夏秋灭火、夏秋季防汛、冬春抗冰雪、全时段救灾,季节性跨区域驻防和前置备勤。我们聚焦精细落实战备、精心研究战场和精准提升战斗力三大体系建设,先后组织召开实战化训练座谈会、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全面提升全域机动救援能力研讨会,制定出台应急响应工作规范、遂行综合救援任务行动指南、跨区机动驻防实施办法等制度规定35部,组织全队伍深入区内外重点火险区开展战场勘察,编制区内12个盟市、区外26个省区兵要地志。对接自治区应急管理、林草、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任务信息报送及重大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开通“北疆云遥”地理信息系统,接入气象预警监测服务平台,出台《森林草原防灭火联勤联动实施办法》,联合开展森林火灾风险大调研,积极参与野外火源专项整治,常态组织“百车千人万里行”“千里万吨大清除”和防火宣传“五进入”活动。建成森林消防站86个,200米灭火障碍训练场、地震水域救援综合训练场442个,签订联勤联保合作协议67份,队伍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能力基础日益增强。
二、突出以战领训,筑牢提质强能硬支撑。坚持战斗力唯一标准,立足“全灾种、大应急”需要,区分森林草原灭火主战力量、综合应急救援尖刀力量、重大灾害跨区增援力量和跨国境灭火救援力量四大板块,构建以特种救援大队为尖刀、6支快反分队为突击、77个应急班组为补充的综合救援力量体系。遵循战法决定训法的规律,从严从难开展实战练兵,组织系列森林草原灭火作战联合演习、地震水域综合救援能力检验、“火焰蓝”专业技能比武和教练员集训,以及绳索对抗交流赛、搜救犬实战能力考评等全要素、多课题、大范围比武演训活动;举办水域、绳索、地震、潜水等8类业务培训130期,2100余人次取得专业资质证书。深化训练管理变革,建立“周会操、月拉动、季验收、年考评”制度,健全过程管控监督、指标量化评估、训考一致考核、责权对等问责“四项机制”,探索形成提升机动救援能力“八种组训模式”,研究出台《训练监察实施办法》《快反分队和应急班组能力评估标准》,不断提高全周期、精细化训练管理水平。转制以来,累计动用11万余人次,赴区内25处高危火险区实施靠前驻防,赴河北、山西、安徽、江西4省11市实施跨省机动备勤,圆满完成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山西榆社等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和中蒙中俄边境火堵截,以及呼伦贝尔市永安、新发水库溃坝、牙克石市光华中学460名洪涝灾害遇险师生转移救助等350余起急难险重任务,转型强能实践成果在实战中得到充分检验。
三、强化科技赋能,塑造打赢制胜新优势。实施“科技强消”战略,按照“全域机动”任务需求,建立融指挥、管理、编配于一体的可视化、智能化战训平台,全面打造数字化、透明化战场。组织召开综合救援训练暨场地建设现场会,研发集战备、训练、管理于一体的“智慧营区”系统;创新应用“宽带卫星+公网”传输链路,建成公网卫星地面站,购置卫星通信指挥方舱,研发轮式坦克和履带式装甲通信车,建设3套超短波网和118座中兴数字超短波基站,投入5000余万元补充购置150套小型便携式无人机、60架多旋翼固定翼中型无人机及浮空通信中继平台,广泛推行“中队有组、大队有班、支队有分队”的三级无人机伴随保障模式,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指挥通信体系,实现信息传输八千里战线全覆盖、高山密林无盲区、多灾种救援全时通;与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共同承办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信息化工作暨现场联合作战指挥通信体系示范建设现场会,积极探索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手段在救援领域的实践运用,多方争取地方经费1.92亿元,购置引进生命救援探测仪、侦察机器人、消防无人机、龙吸水等地震水域救援装备5大类147种60000余件(套),以新装备运用催生新质战斗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