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注重科学研判防火形势,健全完善责任机制,全面落实“十个一线”工作措施,坚决守住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底线,确保秦岭核心区域森林资源绝对安全。
一是落实组织领导到一线。始终把防火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链条,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指挥机构,全面压实24个林场各级管护责任,具体定格管护责任区,落实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责任书,系统研究部署,强化督导检查,注重解决问题,打通防火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二是落实宣传教育到一线。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防火的第一道防线,充分利用“互联网+防火”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宣传平台,突出依法治火、重要节点、警示教育等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方式,深入开展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用身边鲜活案例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做到户户受教育、人人受警示。防火期共开展联合签名10次、设立临时防火检查站18个、发送信息1.2万余条、出动宣传车辆近1200台次。
三是落实管控措施到一线。严把火源管控第一道关口,在林区周边建立火源管控机制,充分发挥一线护林员、网格员“前哨”作用,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卡口、重点时段的把守,坚决把火源火种堵在山下林外,从源头上减少火灾风险。加强防火隔离带建设,积极推广生物防火技术,利用植物的不同燃烧性配置防火林带,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能力。
四是落实网格管理到一线。紧紧围绕“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的工作任务,建立省森管局-林业局-林场-管护站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一线网格员全面掌握林区地形状况、重点人群活动的动态规律,开展靠前驻防,携装巡护,做到路口有人把、山头有人看、坟头有人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要求,实行全方位、全时段、全环节管理。
五是落实隐患排查到一线。根据火险形势,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必要时进行蹲点督导,强化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建立火灾隐患台账,突出时间、地点、环节、人员“四个关健”,制定整治清单,建立火灾风险隐患“当日移交”制度,对照清单落实风险隐患的整改措施、整改标准、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完善“清单制+责任制”管理,做到限期全面整改、对账销号,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六是落实预警监测到一线。以全局“数字化”建设为抓手,科学配置设施,注重发挥25个视频监控点和4个瞭望塔台预警作用,采取全域监控和重点区域巡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实现林区视频监控重点区域全覆盖,改变森林防火监管靠“人走眼观”的传统方式,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预警监测体系。加强与应急、气象、森林公安等部门综合会商研判,密切关注火险变化,确保遇有情况第一时间感知,精准发布预警预报。
七是落实支撑保障到一线。以项目建设为依托,补齐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短板,加快建设防火应急道路、防火阻隔带、防火蓄水池、物资储备库、无人机巡护等基础保障建设,系统优化物资储备,强化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为林场、管护站网格员配备必需的个人巡护终端、防护装备,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八是落实应急救援到一线。及时修订完善防火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防火应急指挥体系,强化协调联动机制。进入防火期后,9支专业队伍靠前驻防、携装巡护,25支半专业队伍结合林区实际合理配置,严格按照森林消防队伍训练手册和队伍管理要求,常态化开展日常训练和模拟演练,熟练掌握手中装备,提升人装结合效能,不断提高早期火情处理能力。
九是落实值班值守到一线。严格24小时值班管理,带班领导靠前指挥,压实各级值班人员责任。以标准化林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值班室规范化建设,在各场站织密织牢“盯天眼、看山门、守卡口、巡山路”的防火管控机制,经常性地对防火物资库进行检查更新,补充各项防扑火机具和消耗物资,确保装备保持完好战备状态。
十是落实责任追究到一线。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责任追究长效机制,严肃森林防火责任追究,依据有关条例和法律法规,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履行职责、有错必究及教育与惩戒相结的原则,对未按照规定落实防火责任、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发生问题瞒报、漏报、迟报甚至不报等问题,进行严肃问责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