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栏: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森林草原防灭火网>> 防火动态>> 经验交流>> 正文

2010年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老落坡林场“2·24”重大森林火灾扑火战例评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7日 来源:本站原创

2010年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老落坡林场

2·24”重大森林火灾扑火战例评析

 

2010年我省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山上林下可燃物大量枯死,载量增大,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森林防火形势非常严峻。224,安顺市西秀区国营老落坡林场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安顺市及西秀区两级接到火情报告后,各级领导对火情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林场职工和当地干部群众进行扑救,在解放军、武警、消防战士的共同努力下,通过1200余人的昼夜奋战,22517时许终将大火扑灭,确保了临近国家级九龙山森林公园、周边村寨的安全,在整个扑救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一、火灾基本情况

(一)火灾发生时间

2241350分,安顺市西秀区国营老落坡林场鹅项工区石灰冲发生森林火灾。

(二)火灾发生地点

火灾现场位于西秀区国营老落坡林场鹅项工区石灰冲,距安顺市区15公里,东经106°427,北纬26°1426, 地形为山林地,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植被茂密,当日天气晴朗、气温24,风力4-5级。

(三)损失情况

火灾造成过火面积1010.4公顷(其中:林场540.9公顷,周边村寨469.5公顷),受害森林面积955.9公顷(其中:林场500.6公顷,周边村寨455.3公顷),受害树种主要为马尾松。

二、火灾扑救情况

(一)火灾处置

2241350分火灾发生后,老落坡林场立即组织扑火队员、干部职工和周边群众120多人上山扑救林火,但因当时风大、火猛、蔓延速度快,火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预案启动

2241450分,安顺市委、市政府,西秀区委、区政府和市、区林业局领导接到火情报告后,迅速带领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火灾现场查看火情,并立即成立“2.24火灾扑救指挥部,按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启动的规定,迅速调集武警、消防官兵战士、林场专业扑火队、区级机关干部,以及周边乡(镇)干部职工和村民近500人上山参与火灾扑救。

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山林同志在接到火情报告后第一时间赶赴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亲自坐阵指挥、调度。并要求在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科学扑救”的原则,确保扑救人员安全。

由于当时火场山高坡陡、森林茂密、风大、风向不定等因素的存在,火势反复性较大,扑救人员难以靠近,灭火工作进展缓慢。

    (三)扑救方案调整

22423时许,西秀区区长张本强在安顺市蚕种场会议室组织召开紧急会议,针对林火燃烧、蔓延发展趋势情况,及时调整扑救方案和措施:一是抽调200人继续对火线进行扑打和堵截,控制火势蔓延速度;二是顺火势蔓延前方的九龙工区水沟头、杨宝关两地分别开设两条隔离带,堵截火势蔓延;三是立即向消防大队调用消防车辆对第二条隔离带(九龙工区杨宝关)进行喷洒处理,降低可燃度,确保万无一失。

2251225分,两条隔离带顺利开设完成。同时,消防、武警增援部队和区委办、区政府办、城管等区级国家机关干部职工陆续赶到火灾现场投入战斗。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经千余人奋力扑救,火势于1450分被成功控制在距第一条防火隔离带(九龙工区水沟头)100以外。

22517时许,明火全部被扑灭,指挥部安排抽调180余人留守火场,清理余火,防止死灰复燃,其余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火场。

2267时许,余火全部清理完毕,在整个灭火过程中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四)兵力部署情况

森林火灾发生后,参加扑救的人员共计1200余人(其中武警部队100余人、消防部队30余人、预备役部队150余人,干部群众900余人),出动车辆239台(次),投入灭火机具:割灌机6台,油锯12台,风力灭火机37台,砍刀388把,二号工具1080把。

三、火案查处情况

火灾扑灭后,安顺市西秀区委、区政府立即安排森林派出所开展调查,区林业局成立“2.24森林火灾专案调查组”,区林业局局长邹晓怡任组长,森林派出所所长张飙任副组长,此案抽调精干警力立案调查,并印制《悬赏通告》200余份张贴于周边乡(镇)、村寨以征集破案线索。经调查,此次森林火灾由21820老落坡林场鹅项工区石灰冲森林火灾余火引起,因地表可燃物载量大和温度高、风大等因素,火场多次复燃,从而导致老落坡林场224森林大火的发生。

四、火灾特点分析

(一)天气情况

20099月下旬至20103月中旬全市没有出现一次有效降雨,遭受了百年难遇的严重旱灾,天气长久干旱、气温持续偏高、风大干燥,给火灾发生创造了易燃条件。

(二)环境情况

火灾现场地形属山地类型,林种以马尾松林为主,并与部分杉近、成熟林和软阔天然林等混生在近10公里长的一条山脉上,山高坡陡,林内杂草和枯枝落叶多,可燃物载量大,东南方向与西秀区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相连。

(三)林火情况

    由于受山形地势和可燃物类型影响,林火呈急进地表火、树冠火立体交替燃烧状态,加上风大多变,致使林火蔓延速度快、燃烧强度高,燃烧火线长,控制难度大。

五、主要经验和教训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在防火指挥中心座阵指挥并亲临火场一线靠前指挥,及时协调、部署扑火力量,确保了各项任务、责任的落实。

    (二)军警民密切协作,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紧密协调配合,遇有情况相互支援,取得了明显实效。

(三)森林火灾多发的原因:一是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可燃物脱水枯死严重、载量增大,使得林火快速蔓延,难以扑救;二是春耕农事生产活动提前,烧灰烧荒、烧秸杆、烧地埂等生产性用火较为随意;三是外出旅游、踏青扫墓人员增多,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野炊烧烤和小孩弄火等野外用火较复杂;四是对持续干旱带来的森林防火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存在侥幸麻痹思想,一些相关工作准备不够充分,防控措施落实不够。

(四)暴露出的问题:一是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还不够深入,群众的防火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野外生产生活用火管理缺乏必要的办法和措施,巡逻管控不严,措施没有针对性。三是森林火灾扑救力量薄弱,扑火专业队伍建设滞后,组织扑救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四是防火资金投入不足,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监测防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五是火灾扑救后勤保障等协调工作做得不到位,缺乏经常性地沟通和联络,对重大森林火灾的扑救缺乏经验,展开工作存在一定难度。

     

主办单位: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bm37000011

京ICP备05048792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