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栏: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森林草原防灭火网>> 防火动态>> 经验交流>> 正文

2008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禾木乡“6·06”灭火战例评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2008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禾木乡

“6·06”灭火战例评析

 

20086610日阿勒泰地区禾木乡西北约15公里处(N: 48°3617.4,E87°2126.4)东北约20公里处(N:48°4115.4,E87°3504.1)发生森林火灾,火场面积分别为20公顷和9.8公顷,火场植被为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落叶松,林下植物为灌木丛和杂草,火场内明火较少,烟点较多并且比较分散,火场形势极为严峻。 接到任务后, 总队、阿勒泰支队出动158名官兵,在友邻单位、林业职工和当地农牧民的密切配合下,经过240余小时战斗,共扑灭明火100余处、燃烟点1000多处、火线2000余米,开设防火隔离带800余米,清理火线8000余米,出色完成了两个火场的灭火作战任务,实现了部队无伤亡、装备无损坏的目标,是创新运用新战术(水泵为主攻火头,风水结合控火翼,化学灭火打缺口”)扑灭森林火灾的成功战例。

一、战斗经过

第一阶段:开进阶段(6617106710

00分)。661710分,阿勒泰支队接地区防火指挥部火情通报,禾木乡西北约15公里处发生森林火灾,要求部队做好出动准备。1900分,支队第一梯队54人向火场开进;2100分,支队第二梯队43人和第三梯队51人,向火场开进。67420920分、1000分,三个梯队先后到达禾木乡。662140分,指挥部、总队前指于67320分到达禾木乡。

第二阶段:1号火场灭火战斗阶段(67600101100分)。67600,第一灭火梯队54名官兵迅速向火场开进。918分到达火场后,兵分两路分别沿火线西侧向东北扑打,沿南侧向东扑打;1230分,第二梯队43名官兵到达火场西线,与第一梯队汇合;1420分,第三梯队51名官兵投入到火场东线。71800分至91400分,分别利用水泵供水和人工接力运水的方式对火场实施地毯式、拉网式清理。1400分,火场全线基本得到控制。 6101100分,火场达到“三无”。

第三阶段:转场阶段(6101100111110分)。6月101100分,禾木乡东北约20公里处发现新火点。1210分,看守火场的第一、二梯队97名官兵将火场移交林业职工看守,迅速转场。1540分,正在撤离归建途中的第三梯队51名官兵返回禾木乡。2050分,三个梯队官兵向2号火场开进。11日凌晨310分,到达禾木河边,由于天黑,能见度较低,河水湍急,部队组织原地宿营。11900分,联指紧急调动当地26只橡皮艇,官兵乘艇渡河, 935分阿勒泰大队第一分队35人及装备安全渡河,先头向火场开进。1110分,136名官兵全部安全顺利渡河。

第四阶段:2号火场灭火战斗(611110012620分)。6111100,第一梯队先头部队35人到达火场。兵分两路由总队李正银参谋长带领15名官兵沿西线向西北扑打,支队刘德义参谋长带领20名官兵沿南线向东扑打,并组织向山顶架设水泵。1140分,火场风向突变、风力加大,地表火形成树冠火,大火迅速向西北部山顶蔓延。前指果断决定,利用4台水泵串联采用直线式射水压制6多高的火头,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火势的蔓延,并组织部队利用铁锹、耙子开设防火隔离带1320分, 101名官兵沿西线向西北侧采取递进超越的战法实施扑救2210分,外线明火已被控制。12620分,部队转入清理阶段。

第五阶段:看守清理、撤离归建阶段。(6126206151400)。612620,由于火场风力持续4-5级,烟雾较大,暗火时而复燃,加之林内枯立木、倒木较多,清理工作难度极大。一线指挥部研究决定:林业职工利用油锯从山顶向山下对枯立木进行彻底排除。支队官兵串联4台水泵,架设水带1500余米,将水供到距火场不到200的软体水囊中,军警民和林业职工协同利用水枪、水桶、水壶等工具从水囊中取水,对火线和火烧迹地进行了彻底的清理。14700分至1800分,富蕴大队51名官兵赴1号火场进行复查,15930分从禾木乡撤离,2126分富蕴大队参战官兵安全归建。阿勒泰大队参战官兵继续对火场进行巡回清理。151400分,2号火场达到“三无”。1500分,移交火场后,部队撤离至禾木乡休整。16856分,前指带阿勒泰大队官兵撤离禾木乡,1640分,部队安全归建。

二、评析

(一)战术运用评析。此次灭火作战地域的植被比较复杂,树冠火、地表火、地下火交叉发生,多处火线形成立体燃烧,火灾扑救难度较大,特别是火场清理工作非常艰难。前指根据水源分布情况,果断决定采用以水泵灭火为主,风力灭火相辅助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1号火场,官兵充分利用火场两侧的小溪,运用水泵分别在火场东、西两线实施扑打和清理。在2号火场,由于风力突然加大,火强度增加,指挥员果断决策,利用4台水泵串联,采用直线式射水压制6多高火头;利用2台水泵串联和多组灭火弹爆破,在东南线打开缺口,采用“分兵合围”的战术对火翼实施封控。在整个灭火作战中,创造性的运用“水泵为主攻火头,风水结合控火翼,化学灭火打缺口”的战术,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火势的蔓延,把火灾损失降到最小。清理过程中,4台水泵串联,架设水带1500余米,将水供至距火场200的软体水囊中,官兵利用水枪、水桶、水壶等工具从水囊中取水,对火线和火烧迹地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为火场实现“三无”奠定了基础。   

(二)指挥决策评析。实施正确的指挥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武警森林部队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遵循双重领导原则,统一按联指部署行动,协同各灭火力量,完成灭火战斗。主要有以下特点:

1、靠前指挥,把握全局。火灾发生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自治区林业厅党委书记张小平、地区沙布尔专员、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周振学局长等领导亲临火场,实施靠前指挥。指挥部首长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派指挥部工作组赶赴火场进行指导;在阿勒泰支队检查工作的指挥部作训处王宝才处长也亲临一线指挥作战。在灭火作战关键时期,黄统音总队长赶赴火场坐阵联指,研究火情,协同指挥部队作战,并亲临一线看望慰问官兵;总队李正银参谋长、王永军科长,支队秦守民支队长、刘德义参谋长靠前指挥,始终和官兵战斗在一起,及时控制了火势蔓延,牢牢抓住了灭火作战的主动权。

2、判断准确,决策迅速。此次灭火作战各级指挥员能够时刻冲锋在前,沉着冷静、科学指挥,决策迅速。在扑救1号火场过程中,指挥员根据火情,综合分析地形、水源、气象等因素,果断定下决心:集中优势兵力控制西线和北线,防止使火场进一步扩大,将火歼灭至西北和东南两侧。在整个灭火作战过程中,指挥员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并创造性的运用了新型战术手段,确保了灭火作战的全胜,实现了灭火战斗零伤亡的目标。

3统一指挥,密切配合。灭火作战中,参战官兵始终坚持在上级党委、当地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行动,准确把握联指作战意图,与其他单位灭火队员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掌握了灭火作战的主动权。在地形复杂人员难以通行的地段,地方领导及时派出人员骑马侦察火情,巡视火线,为部队提供火场一线的准确情况。当河水挡住去路的紧急关头,地方部门迅速调集喀纳斯河流队帮助过河,确保部队按时到达火场。支队后勤指挥组协调地方有关部门为部队提供了给养食品,确保了车辆运输安全、油料供应充足、给养保障到位,为一线灭火作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机动方式评析。此次灭火战斗区域内,山高、坡陡,路远、道险,且河流较多,部队利用摩托化行进、骑马行进、徒步行军和漂流渡河等多种方式向火场开进,确保了第一时间到达火场。为了快速到达1号、2号火场实施扑救,分队利用马匹将装备运送到火场,缩短了机动时间,减少了参战官兵的体力消耗。灭火作战一线距前指和保障点较远,对讲机电池、给养和所需物资都是由骑马技术较好的同志与地方保障人员一同运往火场。在对1号火场扑救中,富蕴大队骑马向火场开进,仅用一个小时就到达火场,为部队抓住有利战机实施攻坚提供了有力保证。在由1号火场向2号火场转场过程中,分队被禾木河拦出去路,联指紧急调用喀纳斯漂流队26只皮划艇,选择恰当时机,送分队过河。此次灭火作战,地方政府累计提供马匹278匹,共输送官兵480余人次;提供皮划26只,输送官兵136

(四)通信工作评析。火场通信工作是实现指挥决策、兵力部署和战术运用的关键多年来,总队立足现有条件,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动中通”、“河谷通”建设;不断启用新型通信工具,提高信息化技术含量,使通信联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盲区越来越少,为圆满完成灭火作战任务奠定了基础。此次灭火作战通信保障较为充分,确保了指挥畅通不间断和情况及时上传下达。行进途中超短波电台、北斗终端为确保通信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各车利用超短波每30分钟向指挥员汇报一次情况,同时通过北斗终端及时向基指报告部队开进情况,使基指能全时掌控部队的开进动态。到达作战地域后迅速进行通信车野外架设,由于战区通信环境复杂,及时利用卫星电话沟通联络后,果断决定以超短波转信台为主要通信手段,短波电台、北斗终端、卫星电话为辅助手段的通信指挥网,及时与前线指挥员、支队基指、总队基指进行沟通联络,使火场一线的情况能及时上传,基指、前指的指示命令能及时下达,实现了灭火指挥全时不间断。此次灭火作战,利用超短波转信台共收发电报56份,短波电台收发电报26份,北斗终端收发短信106条。

三、经验教训

1、部分官兵没有参加过灭火作战,没有实战经验,个别战士存有恐惧心理。要积极构建野外模拟训练场,配备现代化的模拟仿真器材,实现光、烟、火、热的火场环境,让官兵身临其境,不断克服恐惧心理。

2、人装结合不够紧密,部分干部骨干对水泵等装备使用不够熟练,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应在立足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水泵分队建设,使每个建制大队都有一支独立的水泵分队。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沟通互鉴,不断提高干部骨干使用能力,实现人装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发挥武器装备效能。

3、继续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此次灭火作战,“动中通”、“河谷通”建设收到了显著效果,确保了指挥决策、兵力部署、战术运用等不失时机。在下步工作中,要继续加强通信网络建设,让“动中通”、“河谷通”距离更远、覆盖更广、盲区更少、信号更强。

4、不断拓展机动方式。实践证明,骑马和漂流是新疆地区灭火作战常用的机动方式。要认真抓好这两个内容的训练,提高部队机动能力。同时,进一步拓展机动方式,使部队机动能力更强、方式更多,速度更快。

主办单位: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bm37000011

京ICP备05048792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