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栏: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森林草原防灭火网>> 防火动态>> 经验交流>> 正文

2007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草甸森林火灾战例评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2007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

草甸森林火灾战例评析

    一、基本情况

20074301340分,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林业局罕诺河管护区(51°0033/125°4030″)发生一起外来人员非法入山捕鱼时野外吸烟引发的草甸森林火灾,经过44夜的奋力扑救,于531745分,完全依靠人力将火扑灭。过火面积10400公顷,其中林地过火面积83.2公顷、荒山草地面积10316.8公顷。为扑灭这起火灾,陆续向火场投入兵力10670人,其中森林部队1460人,专业森林消防队2790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2450人,后备森林消防队3970人。投入飞机11架,飞行264架次、219小时,调用消防车6台、推土机5台、运兵车等各种车辆677台次。

二、火场环境

1、气象环境

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兴安岭地区2007年春季气象形势对森林防火工作十分不利,2006年入冬出现“干封冻”现象,而且出现了历史上50年一遇的暖冬现象,春防前期气候持续干旱,4月中、下旬我区温度偏高、降水偏少、大风时段偏多,火险等级明显升高,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客观上具备了发生森林大火的可能。

在扑救过程中,火场风力白天在5级以上,瞬时风力达到7级,夜间风力34级,且风向多变,气温始终维持在15°C左右,最高日温度达到了20°C

2、自然环境

火场地形属山地和河谷草塘综合类型,草塘所占比例较大,植被为多年生针阔混交林,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运兵困难,过火区内无居民住户。

3、林火行为

由于火场内可燃物载量大,加之扑火过程中始终伴有大风,致使林火蔓延迅速,火势极强,整个林火行为为急进地表火,个别地段出现树冠火。

三、组织扑救过程

火情发生后,鉴于当时气温偏高、大风的恶劣气象条件及火场交通不便,进兵困难等实际情况,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立即启动《大兴安岭地区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调集重兵进行扑救,在两小时内就调集了8468人赶赴火场,其中森警858人,专业森林消防队2140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700人,后备森林消防队4770人。同时地防指迅速在罕诺河管护区成立火场前线指挥部,由林管局副局长李英瑞任前指总指挥,地委副书记刘文波任前指政委。同时根据火场的火线情况设立了两个分指指挥部,分别负责南、北两线的扑救工作。在嗄拉河林场成立了北线分指,由行署副专员王金满任指挥,在南线中部成立了南线分指,由地委秘书长赵明、林管局副局长王天辉任指挥。51,原地委书记王忠林,行署专员宋希斌亲临火场一线,组织指挥扑救工作。

由于起火地点偏远并有江河阻隔,地形比较复杂,且道路不通,扑火队员难以及时到达火场,加之火灾发生时气温高达20度以上,风力5-6级,致使火势蔓延迅速,沿罕诺河形成了南北两条火线。火场向东南发展而且火势较强,如果不及时扑救,山火可能突破嫩江,严重威胁呼玛县的嘎拉河林场、北疆乡及江东的村屯,火情紧急任务艰巨。430,根据火场发展的态势,前指制定了“打南、打北、保东”的扑救方案,采取了“轻装上阵,快速扑救,边打边清”的战术。各分指迅速贯彻前指的战略意图,北线由武警森林部队负责扑救,南线由专业森林消防队扑打火头,后备森林消防队跟进清理。前指在全力组织已进入火场的1400人(森林部队140人、专业森林消防队700人、后备森林消防队560人)、2台全道路、3台履带式牵引车进行扑救的同时,命令呼玛县县长王开明带领呼玛200名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到嘎拉河林场组织人员疏散工作,并在嫩江东岸做好江边的巡护工作,严防山火突破嫩江。当晚23时北线和西线的火势得到了控制,但由于火场风力较大,加之没有路,扑火队员不能及时进入指定位置,南线明火没有得到有效控制。516,前指根据火场发展的态势,又成立了东南线分指,由林管局副局长王天辉任指挥,组织先期到达火场的阿木尔林业局的专业森林消防队200人、森林部队漠河大队30人,呼中区专业森林消防队100人,共计330人,迅速投入扑火战斗。一方面控制火头,防止山火过江;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在指定时间与西南线赵明部扣头合围。经过连夜奋战,行程20多公里,扑灭火线近10公里,终于在52330与赵明部先头部队扣头。521330,火场西线530高地突遇7级以上大风,火区内部分余火复燃,个别地段突破了防线,火情十分危机。前指果断决定,立即调整作战方案,采取“东北线扑打,东南线、西南线拦截”等战略。1520分,火场风向突变,由西北风转为偏北风,火场东南火势发展迅猛,而这一线因嫩江阻隔,没有路,扑火队伍很难进入火场,只有加林局专业森林消防队80人,如果火突破防线,两天来的扑火战果将前功尽弃。针对这一态势,前指又急调徐守乐、吴玉波、王树雨三名地级领导成立了东南分指和西南分指,分别由徐守乐、吴玉波任分指指挥(王树雨在前指负责后勤供应工作)。同时,在火场已调集8468人的情况下,又从全区急调2202人增援东南和西南两线,火场总人数达10670人。53日下午,前指对整个火场的扑火兵力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布防,采取“集中精兵强将,穿插进入,强攻火头”等战术,全线发起总攻,由武警森林部队、专业森林消防队扑打火头、火线,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和后备森林消防队跟进清理余火,于1745分外线明火全部扑灭,整个火场得到有效控制。随后,整个火场进入全面清理阶段,541330火场全部清理完毕,整个火场无明火,取得了在温度偏高,风力偏大,火势凶猛,交通不畅,地面进兵十分困难等不利条件下完全依靠人力扑灭危险性极大森林火灾的成功战例。

四、扑救经验

(一)领导重视,靠前指挥。这起火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亲自打电话了解火情、提出具体要求并慰问全体参战同志,极大地鼓舞了参战人员的士气。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贾志邦先后3次对这起火灾的扑救工作做出批示。黑龙江省委书记钱运录、省长张左已等领导多次做出指示,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和原黑龙江省副省长刘学良亲临一线指挥扑救工作,为火场扑救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并慰问了一线扑火指战员,使广大指战员倍受鼓舞,为尽快取得扑火战斗的全面胜利提供了精神动力。原地委书记王忠林和行署专员宋希斌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从51日起就一直奋战在火场前线,亲自组织指挥扑救工作。同时成立了北线、东北线、东南线、西北线和西南线五个分指,地级领导赵明、王金满、徐守乐、吴玉波、王树雨、王天辉等亲临火场一线带队指挥扑火,各支队伍配合协调,分工明确,扑火有序,及大地提高了扑火作战效率。这次扑救林火的过程中共有15名地级领导深入火场前线,有120余名处级干部深入火场一线,由42名机关干部组成的四个督导组深入火场督察。行署常务副专员李廷祥、林管局副局长包国荣在地防指坐镇指挥,为这场火灾扑救取得决定性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发现及时,出动迅速。4301340,加林局罕诺河管护区了望塔了望员发现罕诺河北岸有烟,接到火情报告后,地防指根据罕诺河火场林火发生的位置以及火场的气候条件,立即启动了《大兴安岭地区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机降了4架次的森警69人拦截火线火头,控制了北线火势,同时调动全区各类扑火队伍奔赴火场,在两个小时内就调集8468人,在道路不畅,进兵困难的情况下,当天夜里12时就有1400名扑火队员到达火场,于次日凌晨6时各支队伍陆续到达火场,对火场实施南、北两线夹击,有效的遏制了火势的继续蔓延。由于兵力出动迅速,到位及时,为火灾扑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科学指挥,决策正确。对这起火灾,地委、行署主要领导果断决策,科学指挥,分工明确,制定了正确的扑救方案和战略目标,罕诺河火场初发阶段,前指针对火场态势,首先制定了“打南、打北、保东”的扑火战略,根据不断变化的火场形势,又先后调整作战方案,采取“东北线扑打,东南线、西北线拦截”等战略,扑救过程中,前指和各分指任务明确、协调有序、职责清楚。各参战单位按照前指命令,快速集结队伍,及时进入火场扑救。扑救中实施由森林部队和专业队伍封锁火头,控制火线,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和后备森林消防队清理余火、看守火场的作战方式,采取“多点进入、打防结合、相向出击”等灵活多样的扑火战术,有效的遏制了山火的蔓延。

(四)配合紧密,协同作战。在扑救过程中,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各支扑火队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团结协作,为扑火工作取得全胜提供了根本保证。一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之间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扑打罕诺河火灾的过程中,各县区局的专业队伍均徒步急行军进入火场,承担了扑打火头的重任,出色的完成前指下达的各项扑火任务。二是军地之间协同作战,森林部队充分发挥了尖刀兵作用,森林部队与专业队密切配合,经过连续奋战,最终将明火全部扑灭,为整个火场的全面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地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了立体式灭火的威力。采取直升机机降森警和专业森林消防队、飞机吊桶洒水、机群洒液灭火相配合的扑救方式,利用空中优势控制火头的蔓延。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在火灾的扑救过程中,观察火情,机降扑火队员和食品,构筑了一道牢固的空中防线,为扑救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四是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为扑救山火提供了有力保障。气象部门及时提供火场气象服务,调集人工增雨飞机、火箭车赶赴火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交通部门综合协调,提供车辆,确保火场兵力和物资的运送;公安司法部门加大火案侦破力度,疏导交通,确保了扑火各类车辆的安全畅通;新闻单位大力宣传火场精神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鼓舞了扑火队员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战斗力。

(五)通讯畅通,保障有力。这次扑火战斗中,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考验,在面积大、兵力多、后勤保障异常艰苦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保障了扑火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启动后勤保障预案,成立了物资燃料供应、食品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四个保障组,在前指的领导下各自有序展开工作;二是火场通讯畅通。火场通讯的畅通是保障扑火科学指挥的前提。在这次扑火中,我们运用了GPS定位跟踪系统、超短波远程通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辅助决策系统勾画火区图,设计最佳运兵路线,量算火线长度,计算火场面积,为科学决策和有针对性的制定扑救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特别是在这次扑火过程中,地防指建立的火场二级通讯网络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在扑火指挥大决战的关键时刻利用超短波召开了火场电台会议,开创了火场通讯指挥的先例;三是充分当好参谋助手作用。地区防火办主任、副主任、业务科长都投入到防火一线,为前指、分指的领导献计献策。协调各方事宜,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四是航空保障到位。首先保证了给养运送,前指利用飞机统一组织运送给养,保证了扑火队员的需要;其次,确保火场机降、化灭和空中侦察飞机的调用;第三是成立了移动航站,每天有十余架飞机在火场机降扑火队伍,进行火场兵力调整和吊桶灭火及机群化灭作业,极大的提高了扑火效率。

(六)落实责任,分段清理。为了全面控制已扑灭的火场,稳扎稳打,保证火场清理到位,不发生复燃火,各分指把火场划区、分段,由后备森林消防队负责看守和清理。制定了“谁扑打、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砍标立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出现问题的,一律先行免职,保证了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各分指指挥按照前指的要求,分段划片落实责任,统一组织队伍向火区内清理150,并开设5宽的生土隔离带,各督导组认真履行职责,深入火线,对整个火场扑救情况进行督办检查,验收火场清理情况,确保了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该区域道路密度偏低,交通不便,造成进兵困难。

二是缺少越野能力强、能够在特殊地形条件下运兵的特种车辆。

主办单位: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bm37000011

京ICP备05048792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