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经验

甘肃省定西市多措并举 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屏障

  • 2025年03月03日     16:32        来源:甘肃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作者:胡建国
  • 字号:【 默认    超大 】    |    打印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积极探索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良好机制,着力解决“火源管控力度不够、人民防线筑的不牢”两个普遍性突出问题,构筑起了护航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安全屏障。

  “三单五包”扣紧责任链条。全面推行责任、任务、督查“三张清单”和“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社、社包户”五级包保承诺制度,全市7113名林长层层划定包保责任区,逐人签订包保承诺书7982名护林员包山头、包地块、包人头。绘制“林草火灾风险四色管控图”,将责任人员、责任区域和防控措施一图展示。各级责任人员全面落实日常巡查、隐患排查、防火宣传、火情报告和早期处置等工作职责,将防灭火责任压实到最小单元。

  “七联共防”织密防护网络。为织牢织密防火网,按照“明确1片联防区域、共享1份联防人员名单,每年开展1次联合演练,每月开展1次联动宣传,每周联合通报1次火情信息,高火险期每周开展1次联合巡查,每天开展1次通讯联络”等“七联”工作要求,以23个国有林场为中心,对相邻林场、周边乡镇、周围村社全部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同时,针对违规用火行为,市县区应急、林草、公安和乡镇综合执法所不间断开展联合巡逻、联合执法,从源头上管控住火源,切实做到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立体监测”精准管控火源充分利用“技防+人防”多种手段,建成森林草原风险监测指挥平台,配置456个视频监控、24个热成像监测预警摄像头、135套智能监控预警系统、55架巡林无人机、塔架瞭望等设施,对进入林区的人、车以及所有火源做到全程监控。在重点时段开展会商研判,精准发布高火险预警预报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一线,做到分级预警、因险设防、因险施策,确保各类火灾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靶向诊治”筑牢防火屏障。紧盯宣传教育和隐患整治问题薄弱环节,采取包抓督导、蹲点帮扶等方式,守好“三头五口”(山头、地头、坟头,村口、沟口、路口、卡口、入口),定向发力精准整治各类问题隐患326条。各级主流媒体主动发声开展防火宣传和警示教育,市电视台和定西日报专门开设“应急时刻”“安全天地”专栏,林草防火区域全方位张贴“八严禁”“十不准宣传标语,基层村社网格员进村入户面对面开展防火宣讲,形成群防群控森林火灾的良好氛围。

  “实战练兵”提升扑救能力。将“防”与“救”有机结合,完成市、县、乡、村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重点火险县组建了50人以上的专业森林消防队4支,配备防火车辆68辆,装备风力灭火机、割灌机等各类器材3212件(套)。各乡镇及防火重点单位组建了30人以上的群众扑火队伍1680支,建成30平方米以上的防火物资储备库168个,储备各类防灭火物资4.56万件(套)。市县乡村和林草经营单位分级分类常态化开展实战演习,今年先后组织开展防灭火实战演习740余场次,“打早、打小、打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bm37000011        京ICP备05048792号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